教研的力量三海贝中英文小学

爱的教室不是用漂亮文字堆砌的,不是专家赐予的,而应该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是从细枝末节的爱里滋养生长出来的。一间有爱的教室,无论谁走进去,一种向往感、温暖感便会油然而生,你会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和颜悦色,精神敞亮,舒展美好……这才是爱的教室该有的模样。“打造一间爱的教室”主题班会活动研讨

初冬的海贝校园被爱和温暖所包裹,在这样的日子里,海贝中英文小学全体班主任参加了以“打造一间爱的教室”为主题的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在《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相信》两个激情昂扬的旋律中拉开帷幕,一节节富有生命色彩和活力的班级活动课,让参加研修的每一位班主任感受到了“爱的教室”的样子,这里有梦想,有诚信,有抵抗挫折等关键点的渗入。

第一节班会活动课是由符丽华老师和何婧琬老师为六年级孩子执教的《梦想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两位老师运用多种形象而富有创意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入游戏、视频等多元模式和素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探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在分享梦想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共同制定梦想计划、完成梦想清单的过程中,体验追逐梦想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整个活动设计环环相扣、自然流畅,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心灵,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和信念,富有创新性。

第二节活动课由付玉玲老师和李青玲老师共同给三年级孩子执教《诚信伴我成长》。

从开课时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诚信,到教学活动中设计的“小调查”、“与不守诚信的经历告别”等富于童真童趣的游戏体验,进一步增强孩子坚定不移地走诚信之路的信念,直至课程结束时充满力量的宣誓,都始终渗透着坚守诚信的原则和理念,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两位老师亲切的教态,丰富的教育元素和流畅的教育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节活动课由张瑶老师和徐敏嘉老师执教二年级《在挫折中成长》。她们巧妙地运用“绘本故事”和“情景剧”表演,引导孩子解开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在挫折中成长的秘密,在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孩子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最好的释放和成长!课堂氛围充满了感动与温暖。

活动后的研讨对话中,老师们围绕“打造一间爱的教室”这一主题,不断聚焦三节活动课的特色和亮点进行解析:原来班会课还可以这样的触动心灵,这样的充满教育的感染力,这样的引发班主任们的深深思考……杨迪、杜红蕾、李爱庆、缪美仙、袁云静等老师在研讨时谈到,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精神层面与心灵层面的参与度,活动的丰富内容和鲜活形式,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整体性的要素。同时也提出诚恳的建议:只有真正落实和突出班会活动中的“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和“学生主动性”的统一,才能让班会活动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今天老师们在观摩、交流和探讨中,思维被激活,眼界更开阔。活动案例的分析,让班主任可以借鉴,更可以生长。

最后,高玲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年海贝中英文小学班主任研修的规划。

高老师谈到,清晨,当一个儿童走进校门,我们应该意识到,他(她)不只是来学习的,他(她)还是来生活的。高老师以《全接纳,爱滋养》为主题,向班主任们讲诉了20年来自己做班主任的故事和心得,展现了自己的治班理念、思想、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的经验。

她提出“接纳所有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的教育思想,遵循“尊重规律、尊重个性,让每一个生命绽放色彩”的管理理念。以“爱的微笑,不忘童年”为工作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晴雨表——倾听心的呼声;悄悄话——进行心的对话;爱的教室——扬起心的风帆三项治班策略,从而形成一个班级管理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高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做班主任工作时的治班策略、班级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使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作为面向未来的班主任,在个人成长、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就研讨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老师们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及部署,对推动班主任工作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开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善良,盛开在心灵的花朵”主题班会活动研讨

近日,海贝中英文小学全体班主任,在日新路校区多媒体教室开展了“善良,盛开在心灵的花朵”主题班会活动研修。研讨分为现场班会活动观摩和评课议课两部分。

本次活动课执教者是华都校区二年级杜红蕾老师和张瑶老师。张瑶老师以视频、是非判断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什么是善良。随后,张老师以一组“水结晶”的科学实验图片,带领学生感受了善良的重要性。

紧接着,杜老师通过图片、儿歌的形式,结合周围同学行善的事例,让孩子感受到日行一善的重要性。杜老师还请同学们分享自己行善之事和将来打算,并把自己的行善计划贴到了黑板上,五颜六色的花型愿望贴成了一棵美丽的善良花树。

现场还表彰了“善行小天使”,既温暖人心,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强的榜样指导性,并且实实在在地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最后,杜老师通过一段温暖的小视频,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了传递爱与善良的方式。整个活动中,教师温暖的语言,温馨的视频,温柔的音乐,使得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和谐,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活动观摩结束后,全体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课进行了评价研讨。参会老师各抒己见,对这节活动课亮点进行了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首先,本次活动准备充分,教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素材丰富。

其次,活动设计巧妙,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教育过程环环相扣,直击学生心灵,能引起学生共鸣。

第三,教师语言温暖有爱,娓娓道来富有感染力,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与会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应更加充分地利用视频素材,深挖其中的教育因素,让教育效果延伸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等。

最后,高老师就研讨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高老师指出,教师需要用心去设计班级活动,教师走心了,学生就会走心。充分调动心灵的力量,瘦小的身躯也能发光。

高老师强调,教育的原点在塑造人格,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教育的原点在鼓励崇高,而不仅仅是理解规范;教育的原点在温暖心灵,而不仅仅是强制要求;教育的原点是点亮人生,而不是让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回归原点,不功利,班级的发展才是纯粹的。

海贝班主任系列研修活动,让参与的老师们体会到:爱的教室要有足够的成色。如果一个班级的含金量仅定位为考试成绩,它的成色就是单一的;如果一个班级的含金量定位为人格塑造,它的成色才是璀璨的。文字提供:娄佳、李青玲图片提供:高瑞涵、吕洁文字编辑:高玲美术编辑:李若然责任编辑:江海终审:黄海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td/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