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物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在我国,有很多过去的古文物遗产流传至今。近日,石家庄发现17座商代后期墓葬!具体怎么回事?附详情!一、石家庄发现17座商代后期墓葬!经过河北省考古人员近一年的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周家庄墓地,累计发掘墓葬22座,其中,17座为商代墓葬,出土了青铜簋、爵、觚、兵器及玉器等器物。考古研究院周家庄考古队执行领队张鹏介绍,初步判断该墓葬是商代后期具有一定规格的贵族墓葬,规格为在河北冀中南地区最高。张鹏介绍,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商代墓葬都被盗过,破坏严重。“这次发现填补了冀中南地区商代后期的考古发现空白,为研究商周时期历史、地理、文化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二、商代墓葬分布在中国哪些地区?商代早期墓葬除偃师二里头外,在洛阳东干沟,郑州上街、洛达庙,陕县七里铺,夏县东下冯等地都有发现,总数超过百座,但以二里头的数量最多。商代中期墓葬在郑州商城、辉县琉璃阁(见琉璃阁商墓)、藁城台西遗址、黄陂盘龙城遗址均有发现,数量也不下一、二百座。商代晚期墓葬在河南辉县、罗山,河北邢台,山东益都,山西石楼,江西清江等数十个地点都有发现,而以安阳殷墟数量最多,总数不下座。三、商代墓葬的特点?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著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著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规模。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侯家庄的一座最大的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类似的墓葬在山东益都也有发现﹐是属于诸侯或方国的首领的。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积近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平方米﹐深度为7米馀。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形状虽然类同﹐但规模则有很大差别。大贵族的墓﹐面积可达20馀平方米﹐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即如此。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不足1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面积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亚字形墓的椁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其馀各种类型的墓﹐椁室平面呈长方形。敛屍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椁﹐有的有棺无椁。屍体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妇好墓随葬各种青铜器馀件﹐玉石器多件﹐骨角器馀件﹐另有海贝近枚(见彩图鴞尊显示图片﹑三联甗显示图片﹑偶方彝显示图片﹑玉龙显示图片﹑玉凤显示图片﹑玉鹰显示图片﹑玉显示图片﹑玉人显示图片﹑玉龙与怪鸟显示图片﹑带流虎象牙杯(商)显示图片)。由此可以想见﹐商代的王陵若不被盗掘﹐其随葬品应达到更为惊人的程度。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另有完全供杀殉用的“人牲”。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屍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见商代的人殉和人牲)。在安阳侯家庄的一座亚字形墓的墓室之上﹐发现了大型的砾石﹐应是房屋的础石。在安阳小屯的妇好墓和大司空村的两座长方形墓的墓坑上﹐都发现了用夯土筑成的房基及础石。由此可见﹐从王陵到一般的贵族墓﹐有时在地面上建有房屋。它们可能是供祭祀用的﹐类似後世的所谓“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