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教育从欢乐颂看中国式家庭教育

很多人说

《欢乐颂》中多多少少都能看到

自己步入社会的身影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剧中的“五美”

我们谈谈她们背后的家庭教育

是什么让她们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从她们身上反映出哪些家庭教育问题?

安迪家庭安全感缺失,情感障碍

智商超高,连续跳级的女学霸,华尔街女高管;擅长一切和人无关的学科,却不善于交际。惧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缺少朋友,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严重障碍。

安迪的问题可以归因于她的个人经历,孤儿、辗转收养,在人际关系距离远的社会中成长给她的性格塑造蒙上了一层阴影,重要发育阶段的创伤和打击造成的影响也是终身的。

我们可以推测在最初的家庭中,安迪的母亲或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或是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下的。

如果安迪在一个温馨和美,父母恩爱的家庭中长大,她一定会过的更快乐,更幸福,陪她度过成长岁月的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和家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报表。

曾有心理研究发现,在人生最基础的成长阶段受到的心理创伤是很难弥补的。所以家庭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这样才能养成健康的人格。

樊胜美虚荣,做事寡断,格局有限

情商高,生活阅历丰富,也愿意为朋友付出,但最大的问题是虚荣;看人看事很犀利,但很容易给人贴标签;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拜金、恨嫁、格局有限。

她背后的原生家庭环境是恶劣的,重男轻女、父母关系、经济黑洞,让她成长在人情淡漠、风雨飘摇的家庭,而且“家”对于她来说,不是港湾、不是慰藉,而是抛不掉的负担。

表面光鲜和虚荣是她的虚张声势,实际的血泪和不堪则掏空了她的灵魂。对社会的认识源自于摸爬滚打,而缺少从家庭角度爱的教育,造就了她“金钱为上”、现实、拜金的品性。

她的经历也许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富养女”的必要性。

曲筱绡独立自信、无限的……可能

年轻、漂亮、有想法、有钱还努力,占了个遍。同龄人还在思考怎么活下去的时候,她已经在琢磨商战了。

父亲和前妻离婚后净身出户,遇见曲筱绡的母亲,两人一起创业。小曲从小就在这种氛围下长大,耳濡目染也懂一些经商之道。

商场上老道、感情上直率,时而精明时而热心,有恩必报有仇必究,这个24岁的女孩子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养让这个女孩对啥都有股混不吝的劲,为什么?因为输!得!起!

邱莹莹情商低、精神不自立、依赖性强

出身低微、身无长物、能力平平,有时顽强乐观,有时直率热心,在爱情里迷失方向,失去鉴别能力,在失业后无所适从,是教育问题的“代表”。

从剧中明显可以看到邱莹莹对朋友和父母的依赖,她需要不停的倾诉自己的苦衷,博取她人的同情和谅解。

失业之后一通电话哭诉,父亲就连夜赶来,说明父母过于溺爱,在幼时鲜有挫折教育。同时,父母强制要求“一定要在大城市站住脚跟”,没有给予选择空间,也容易造成精神独立性的丧失。

关雎尔没有爱好,不会打扮,但是很努力

关雎儿是别人家的女儿,温柔,善良,懂事,上进;性格上畏缩,工作上自卑,一心想留在名企。

关雎尔这个名字文绉绉的,又很拗口,意境不错。这都说明了她确实是来自一个有些层次的家庭,这样家庭的父母仅仅在女儿的名字上就寄托了无限遐想,对女儿的人生就一定会有一些要求。

关雎尔的父母显然是很强势的,试图给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东西,把孩子塑造成乖乖女的形象。孩子不需要大的成就,安心接受父母的安排、贤良淑德就好。

但正是因为父母的过于强势和保护,才让关雎尔叛逆的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并把安迪当作精神偶像。但又迫于父母的威严,造就了性格上的畏缩,工作上的自卑以及对于爱情的不确定。

有人说,每个女孩都羡慕曲筱绡的好命,想努力成为安迪这样的职场精英,却大多数做到樊胜美的地位就很难上升了,就算努力做一个关雎尔这样踏实勤奋,努力工作的好青年,却也难免会犯很多邱莹莹的典型错误。

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决定的,性格由从小的经历和环境塑造。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健康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富贵与贫贱,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在这期间,父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横竖都是这个理。即使孩子将来想拼命摆脱这种困境,走上自己想去的道路,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那么,我们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1

认清自己和孩子

看清孩子的缺点,从正、侧面进行纠正和完善。明确自己能给孩子什么,不能给孩子什么,什么东西需要他自己去争取……

切忌瞎鼓励孩子,你给他一水池的鸡汤,他可能还给你几张零分试卷!

2

重视孩子精神教育

父母能做的,除了在身后做她坚强的后盾,就是从小在精神上给他养料,让他做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培养他的人格和精神,也许这样,才能帮助他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能做到最优的选择。

你能想象,当有一天,孩子在物质条件上一无所有,他该怎么生存下去?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抗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他怎么玩得转?

3

减少攀比、从众

在国内,不攀比、不从众的家长少之又少。攀比有良性攀比和恶性攀比之分,适当的攀比可以督促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们父母追求的是,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入好的学校,学习正面有力量的知识,交善良优质的朋友,做适合的高大上的工作。这样,也就够了。

最怕因为你的恶性攀比,给孩子造成焦虑、华而不实、孤单等不健康心理。

4

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的孤单

父母的陪伴少了,孩子容易胡思乱想:是不是爸妈不爱我了?是不是工作比自己重要?是不是成绩太差被嫌弃了?

孩子孤单了,就不擅长与人相处,下意识将自己和小伙伴隔离起来,然后形成恶性循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看得见的温暖和呵护。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所以父母们多给孩子一些健康的教育方式吧!

5

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从我们与母体脱离出生开始,父母抚摸孩子的方式、父母对待孩子的语调、语气、眼神以及孩子哭泣时父母对其的反应态度、大人对孩子的评价都在一点一滴的过程中塑造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比较完美的父母是比较容易培养出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他们给予孩子的是——“无论我怎样表现,他们都爱我,我都是有价值的”观念。

-------------?----------

家庭,社会,与学校,是构成孩子成长一体化的环境。对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然而,三者之间,摆在首位的应当是家庭。

古谚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7岁,性格基本形成,将影响其一生。而这七年,家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充满着情绪阴霾的家庭,怎么能培养出阳光开朗上进的孩子?

钱永远没有挣够的时候,外面诱惑再多,总不如家的温馨与踏实。做父母的,在外面打拼的时候,不要忘了家里还有一个需要你陪伴的孩子,孩子渴望着父母的保护与温情。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最大的失败!

孩子教育不成功,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事业再辉煌,又有什么用?孩子的优秀,需要父母的辛苦培养,需要付出很多。然而这种付出,是最值得的。比我们在外面为名利的付出,重要的多。

你希望从你的家庭教育中,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类似于安迪?筱绡?樊胜美?关关?邱莹莹?还是······

老师,用专业的家庭教育观帮助家长

家长,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信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点击右上角“...”健,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把海贝特色根系国学幼儿园的信息传给更多人。

赞赏

长按







































鍝鍖婚櫌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
鐧界櫆椋庡湪鍖椾含鑳芥不濂藉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yt/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