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准备题图照片的时候,同事问我画面里那个背影是不是我家小猫“小刚度”?它又盯上什么好东西了?
其实我拿到这款来自德国老牌耳机厂商Ultrasone(极致)的便携解码耳放Naos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只是由于前段时间始终在各地出差而来不及去开箱这个小玩意。但等周末回到上海我终于有机会把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东西用起来后,才庆幸自己差点就要错过一款相当有意思的产品。
是的,这款UltrasoneNaos当然不是U盘,尽管主体只有6g重(你没有看错!),但它却真的是一款能够有效提升你身边音源设备音质的有效工具。简单而言,这款产品集成了高品质的D/A解码器以及一个耳机放大器,可以把音乐提升到24bit/KHz播出。同时,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备对耳机的驱动力,仅仅通过简单连接就能带来更为HiFi的音质水平。
在Naos的包装盒内,除了U盘大小的解码耳放本体外,还带有四根不同规格的短连接线。它们一头统一为标准的MicroUSB用于连接解码耳放,另一头则分别是MicroUSB、Type-C、Lightning和标准USB口。是的,无论你使用的是苹果还是安卓手机,无论你的台式机/笔记本是Windows还是Mac都能搭配Naos。当然,由于体积很小,Naos本身无需额外供电——连接上各种设备,它3.5mm耳机输出口那一端的绿色LED灯亮起就算正常工作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用Naos来提升手机的播放音质。目前我使用的是一加5T手机,该产品性能超强但在音质方面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友站Soomal之前评测还给了‘退步’的批评)。手头正好有之前听的魅族LIVE,这幅耳塞本来就比较难推,直接用一加5T的3.5mm自然也只是能响而已。好在一加5T是近期比较难得的既使用Tpye-C接口同时又能保留3.5mm的设备,所以打开Tpye-C的OTG连接Naos,可以与3.5mm端做个比较。
尽管按照Soomal方面的评测,一加5T在连接USB设备时依然可能会有SRC问题(据说是网易云音乐的锅,我换了海贝),但很明显此时的声音质素明显要比3.5mm直推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整个声场的宽度,声音的扎实度都恢复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而不是原先那种根本无力推动的样式。把Naos连接到家里领导iPhone上,除了推力明显获得增益外,左右声场的分离度以及高频的解析力都有明显的提升——看到有用户评价换用Naos后表示“乐器分得更开、声音感觉更清晰”实际就是得益于此。
不过,对于我而言,Naos的另一大作用并非是连接手机而是笔记本电脑。通常而言,笔记本本身自带的耳机输出品质确实不敢恭维,但也并不是所有时候我都能够像在家里影音室里那样为笔记本(读取NAS用)配上一个标准尺寸的台式解码器。于是,这个连接到在像HiFimanEditionX这样大型耳机上几乎“浑若无物”的Naos就能发挥作用——连接上USB口后系统会立即正确识别并安装驱动,然后只需要在Foobar之类软件中选择正确的输出即可。这也就是题图中,“我家小猫盯着看”那张照片的由来。
使用Naos听到的声音,用著名耳机发烧友“小白”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平衡中正”和“耐听”。而搭配EditionX,我可以在几乎不添加其他辅助设备的状态下充分感受到大型平板振膜带来的高频解析力和出色动态。尽管这幅大耳机本身是相对容易推动的,但在搭配Naos之后其音质表现不但绝非板载3.5mm口可以比拟,甚至也开始追上我目前正在使用的那台经过“摩机”的L.K.S沐声解码器的效果,只不过可能在低频的量感和规模感上稍微要少一些罢了。
整体而言,Ultrasone的这款Naos虽然外观并不惊人(其实更应该用‘低调’两字来形容),却能够在几乎不增加用户任何负担的前提下方便迅捷的提升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输出音质,使得用户能够更为方便的随时享受HiFi乐趣。不过这个小小的设备近两千元的定价不算低廉,是否值得入手还得看各位自己如何把握“便携”与“音质”之间的平衡了。嗯,有兴趣购买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里的链接。
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