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圈最新家族出现

最近,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研究所张树乾博士和张素萍研究员在对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脐螺科标本,其附着在黑色岩石上,形状如帽贝,但早期壳层仍保留着螺旋状,后足上具退化的厣([yǎn]),这些特征与同科其它属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为脐螺科动物由螺旋状向帽贝状演化的中间过渡类型。据此建立了一新属:片脐螺属;记述了一新种:马努斯片脐螺。

据了解,脐螺科为深海热液区特有类群,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隆起、加拉帕戈斯、劳盆地以及马里亚纳弧后盆地,目前全世界已发现6属9种。

马努斯片脐螺(新属新种)

此外,张素萍研究员研究团队于年发现了翁戎科一新种,将其命名为精致翁戎螺。标本采自于雅浦海山区一山顶处,距离水面米~米。至此,精致翁戎螺也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翁戎螺新种。翁戎螺属于非常古老的类群,起源于古生代寒武纪时期,距今约5亿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翁戎螺化石种余种,现生种仅有32种,被誉为贝类的“活化石”。美国史密斯森博物馆荣誉馆长、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国际翁戎螺科分类专家第一时间对该新种的发现和报道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该新种的发现,丰富了世界翁戎螺科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年发现的精致翁戎螺(新种)

赞赏

长按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yt/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