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前言
最近小烧一时手痒,把一台NAD的D合并式桌面功放搬回了家,给已经使用多年桌的面音响系统做了一个次升级。
先锋AX5i和银欣电脑机箱
这个是升级之前的信号源和功放,是不是略显霸气侧漏。别小看了这台先锋AX5i老A/V功放,虽然已经沦落到去搭建临时的桌面系统,但当年可是先锋的次旗舰,THX认证、著名英国录音工作室AirSudio调音。但是过于庞大的体积和重量注定了它不是一台合格的桌面功放(用来做家庭影院的话,除了没有HDMI,效果依然刚刚的)。
安桥D-S7GX
音箱:安桥的D-S7GX书架箱,原来是迷你机系统的配套音箱,现在被小烧挪作他用。别看这个小家伙,却是85dB灵敏度/4欧姆阻抗的配置,一般的功放还真伺候不好它,就连上面的大块头都要开到较高的音量才能把它的潜力逼出来。别问我价格,当年好像是元一对收来的。
这个是升级以后的桌面系统照片,不仅仅是外观脱胎换骨,更重要的是在不牺牲音质的前提下,使用便利性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升级。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值友脑中都会有一个问号:不就是一个桌面系统吗?为什么不选一对有源桌面音箱,比如惠威,而是这么一个价格并不便宜的小东西?
嗯,看来有必要说一下选择它的理由了。以及由此引伸出的在家中如何组建简单易用,有性价比的音乐系统。
关于NAD品牌
说起NAD,恐怕对于普通消费者并不是如雷贯耳的牌子。但是在音响爱好者眼中,NAD代表着性价比和强大的音箱驱动能力。想当年名列Hi-Fi发烧史名器榜的NAD,这台无论售价(80英镑)和功率(20W
8欧姆)都毫不起眼的,却因为其卓越的音质和强大的音箱驱动力,成为历史上最著名、最畅销的功放。NAD
当年在伦敦首秀上,就驯服了以难以推动出名的LinnIsobaric音箱,从而声名大噪。
LinnIsobaric音箱
作为这样一台著名的,甚至是传奇性的功放的后续型号,这台D到底凭借什么样的本领,以一副远小于前辈的身板(1.38kgVS5.3kg),时隔30年之后继承了的名号呢?
其实大多时候,答案并不是官方宣传或者媒体评测能够带给你的。小烧对于厂家的宣传资料,往往并不是太在意,只会保留参数以供参考。官方喜欢给出一些宣传口号,或者是功能/技术的堆砌,至于到底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这一最现实的问题,仅依靠用户的专业程度很难获得明确的答案。至于媒体评测,除了几张照片和一些固定的测试项目,以及赞美之词之外,也看不到太多的内容。
如何选择
小烧选择产品的时候,一般会看重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使用场景,只有在实际使用之后才能从设想变为显示。对于音响产品,厂家的宣传重点会在音质如何如何,其实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声音是最主观的东西,不同的听音环境,不同的器材搭配,甚至是不同的心情,都会让出来的同一器材出来的声音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挑选消费电子类的音响产品(如果D能够算得上),最重要的考虑点、切入点,是这个产品“能否够胜任特定的使用场景“。
那么对于D此类功率放大器产品,小烧选择时候,最主要会考虑器材哪方面的参数呢?有三:一是品牌(品质和声音的取向),二是功能(大多数情况下,功能决定了使用场景,而功能往往是产品固定属性,无法自行扩充),最后才是功率(供参考,需实际试听)。
开箱
外包装,简捷的牛皮纸盒,NAD红色的标志十分显眼。包装也比较小巧。
内部还有一个包装,黑色纸盒烫金字。
打开黑色包装,内部十分简捷,一份说明书,一个配件盒(电源线,遥控器等),D本体在那个黑色绒布袋中。
取出本体,个头不大,依旧是简单的线条,大气的黑色。侧面印着NAD的logo,下方是长条网状散热孔。
来一个全家福。遥控器,电池,垫脚,光纤圆形转换头,电源线。
一般情况下,小烧拿到这类产品,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产品后部的端(ju)口(hua)。基本就可以大致了解有些什么样的功能。
背面图,基本都是一目了然的功能端子。这里小烧有话要说:
1. 左上方的BassEQ按钮,这个按钮是为了补偿这个小功放经常搭配的书架箱,由于单元和箱体容积限制,而缺乏的低音。按下这个按钮,就可以打开这一功能(同时面板上会显示),这个时候低音会全面提升6个dB。看到这里大家是否听到了NAD工程师的心声:“低频不好不要怪我,都怪你们用的箱子不给力。”
借用一张stereophile评测时,用仪器测得的打开/关闭BASSEQ的曲线图。可以看到主要的提升中心点在80Hz左右,也是一般小书架箱的下限频率往上一点点的地方。
BassEQ打开/关闭频响图BassEQ打开/关闭频响图
2. 12V触发器,看到12VTRIGGERIN的那个端口了吗?一般用户可能对这个接口十分陌生,其实这个接口在A/V类产品中十分常见,比如投影机,后级功放,电动投影幕等。功能是用来实现联动:只需打开功放,连接了12V触发的器材就会自动开机,关机的时候,实现自动关机,十分便利的一个功能。家里没有12V触发线怎么破?不用担心,一根普通的3.5mm音频连接线就可以替代。
3.5mm音频线
附上一段小烧亲自演示的,D与家中功放联动的视频。
3. AUX2输入,这个接口看上去像是3.5mm输入,其实也可以使用圆头光纤线,这个时候,就成为第二个光纤输入口。或者用D配件中的圆头光纤转接口,将方头光纤线转接一下,这点NAD想的比较周到。
方口-圆口光纤线
4. SUBW口。说明书写道,当家中有有源低音炮的时候,也可以使用D组成一个2.1系统,增强低频表现。但是一开始看到这个低音炮接口的时候,小烧也傻了,这。。。好像不是普通的莲花头吧,低音炮上可没有这个接口,难道说是背部接口空间不够了,只能上这个3.5mm口了?也只有NAD的工程师知道了。还好小烧家里杂七杂八的转接头不少,于是找出了这个:
使用了多年的3.5mm转莲花的转接头,很便宜...还镀金的。
嗯,测试下来2.1系统的低频果然牛逼了很多(废话,小烧那18寸的低音炮…)
背部接口就介绍到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D的扬声器接线柱是可以用香蕉头的,这样更换器材拔插起来会更舒畅快速。
只要把塞在接线柱里的塑料塞拔出就行。
完成接线之后略性感的后部
开机:这个机器上部发亮的地方可不仅仅是指示灯,同时也是开关机和信号源选择触摸按钮。开机时是白色,关机后变成黄色。
遥控器:连电池仓的打开也学了苹果,需要用一根针捅进去才行。
遥控器安装电池
好了,开箱环节到此结束,经常看小烧评测的人都知道,开箱一向都不是我的重点桌面。
使用场景
接下来是本篇的重头戏,D的使用场景,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个小精灵的潜力,全看这里。
使用场景一:桌面音乐系统
桌面音乐系统-连接图
对于桌面系统来说,功率并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因为一般来说,桌面系统的使用场景是一个人端坐在台式机显示器,或者笔记本电脑前,音箱的摆位一般位于前方两侧,距离一般在一米左右。
近场聆听,正三角形摆位
在这个聆听场景下,可以把这对音箱想象成一副大耳机。这个时候,听音环境的影响,因为近场的关系,被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遮盖。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音箱和功放的功率,因为你根本不需要如此大的功率,需要的是功放设计者对于声音的理解,因此-你需要的是一台有着良好声底的小功率功放。
这里做一个小小的计算:一只灵敏度为85dB(常见音箱一般都会高于这个灵敏度)的音箱,只需要一瓦的功率就可以在1米的距离上达到85dB的声压级,2瓦可以有88dB,4瓦就有91dB,8瓦就有94dB
计算公式:85+10lg(功率)=输出声压级
听音乐的时候,90dB已经是非常响亮的音量,一般不建议长时间聆听开启那么大的音量。
响度表
因此,对于近场聆听,额定功率为10瓦的功放已经绰绰有余。在这样的输出功率下,只要是合格的设计,都可以让失真度降到很低的水平。所以如果光从功率角度来看,国产的桌面有源音箱哪个不超过这台D,而且价格还更便宜。为什么不直接选购他们呢?
这下又回到了音响产品的选择。一般人们对于音响设备的选择或多或少有些偏见,认为只要能响就可以,进口产品卖这么贵都是骗人的。从国内的制造业实力来看,这似乎合情合理,众多国外音响品牌大都会在国内制造它们的产品。但是对于能出声的产品,国外品牌有一块却是牢牢抓在手中的–调声。声音的调教恰恰是国内品牌最弱的地方,因此许多时候不得不请一些国外大师对产品做声音上的指导。声音这个东西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要怪也只能怪人的耳朵太灵敏。把20-20kHz的曲线做平很容易,但是如何在这个曲线上做一些手脚,让声音更动听,就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设计师自身的音乐修养了。
如果使用D组成桌面音乐系统(近场聆听)系统,那么搭配的音箱选择范围非常广。
从最便宜的安桥迷你机音箱,到JBLControl1监听音箱,到贵价的ELACBS。国外评测几乎让D搭配遍了各种各样的书架音箱。
BS,JET高音,水晶低音
可见D是一台适用性很强的功放,没有多年的功放设计功力和经验,绝对无法让这台D类放大的小精灵驾驭BS这样的小钢炮。
使用场景二,耳机放大器
耳机放大器-连接图
毋庸置疑,耳机也是日常使用中十分常见的一个应用场景。
特别是对于并非单身的有家室人士来说,经常有这样的需求,那就是在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音乐世界。对于这样的需求,D的耳机放大部分和USB异步输入,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诸如CD机,高清音乐播放器这个类型的产品,用信号线连接。
虽说D有前置的耳机插口,内置耳机放大器,但小烧遍寻不着耳机放大部分的详细参数说明。难道NAD认为这是一个附送的功能,因此不必做太多的说明?
森海塞尔HD
既然没有参数,那么就来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拿一副森海塞尔的旗舰HD来测试一下它的功力,选择一首低频比较有挑战性的音乐来测试一下对于耳机的控制力。
测试乐曲选取了麦景图测试碟的第一首,火鸟(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与成名作)。
测试结果么…嗯,看来用D推HD来听交响乐,这个想法是美好的,现实的话,也不是完全失败。至少在音量和乐队的形体上有了那么些感觉。至于更多的细节,音量低的时候感觉出不来,音量一旦提高,会觉得有些吵。看来HD这个旗舰耳机还是得用旗舰耳机放大器去伺候,用D顶多发挥了HD4-5成的水平。
不过常见的千元级别的耳机用这个小东西来推的话,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使用场景三:作为立体声无线音乐系统
立体声无线音乐系统-连接图
这个场景,用户可以使用普通的落地箱或者书架箱,在一个比较开阔的空间内,搭建一个常见的立体声音乐系统。不过在设备搭配上,我们尽量简单化,D内置的蓝牙aptX功能,能够满足这一使用场景的要求。
许多用户放弃传统的立体声音乐系统,就是觉得的系统太过繁琐,设备太多,接线麻烦,无法让人坐下来舒舒服服的享受音乐。
传统立体声系统
那么用手机通过aptX连接D,完全可以让这个系统最小化,使用方便化。
关于aptX这项高通的专利技术,网上有很多资料,都可以查阅。它极大的提升了蓝牙音乐的音质以至于几乎成了现在手机的标配,所以不用担心无线传输的音质损失。
等等,前面小烧说到了落地箱,这个小东西能推落地箱?仅凭30W每声道的输出功率吗?为了验证,小烧特意把这个小东西带到了朋友的试听室,这里有一对经典的德国原产意力ELAC.2落地箱,水晶低音单元是出名的吃功率,但是一旦推好了,低音也是澎湃无比。
就把D接上试试吧,用的是老虎鱼的测试碟,ChrisJones的NoSanctuaryHere,里面的Bass人声绝对比什么赵鹏的“人声低音炮”那做作的声音过瘾。
照片已经无法表达当时的情景,附上一段当时的录像。水晶盆剧烈的颤抖,低频被源源不断的推了出来。
使用场景4,作为DAC/随身Hifi系统/手机的后端放大设备
随身设备的后端放大-连接图
如今这个时代,HiFi不在仅仅局限于家中,路上也可以HiFi,随身的高品质音乐系统比比皆是。那么在家中,我不需要再使用耳机的时候,有种方法可以将你的设备连上D,通过音箱来播放美妙的音乐。
先锋XDP-
什么?你没有这样的设备,只用手机听音乐。没关机,只需要1条手机OTG线以及一条高质量的USBA-B线(打印机线),就可以将手机直接连上D。
OTG线
京东淘宝各大厂商均有出售,便宜又大碗。有一点需要注意:USB的OTG线一般都没什么兼容性问题,但是苹果的OTG如果不是官方配件,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兼容的问题,购买前请咨询清楚。
iPhone连接D
无需安装任何驱动和额外的设置,系统系统会将声音输出到连接的外置设备上。这里要提醒一下安卓用户,可能需要安装特别的播放器,才能透过安卓的底层,将无损的96k/24bit音乐传输到你的D上。国产的免费软件-海贝音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连接之后,播放器/手机里的海量音乐资源,甚至是那些几乎无限的在线音乐资源,都可以轻松播放。
使用场景五,家庭影院后级放大器
家庭影院后级放大器-连接图
什么?小烧你在开玩笑吧,A/V功放的标称功率动不动都是一两百瓦,这个小东西能行?
看来大家都被A/V功放的厂商误导了,千万别相信那些标称功率,实际能有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小烧会单独开一篇文章扒一扒功放功率那些事。
因此,觉得功放功率不够,或者声道数不够的,完全可以用这台D来推主音箱或者环绕音箱。
比如这台雅马哈的RX-V功放,有9个放大声道,但是要组建7.1.4的全景声系统,还缺两个声道。那么D这个时候就可以上场了。
开箱时说到的12V触发器有了用武之地,只需将A/V功放的12V口与D连接起来,那么开关机就可以同步进行(注意,这个时候D的遥控开/关机无效)。
使用场景6,作为无线环绕使用
无线环绕-连接图
很多值友对于无线环绕有着执着的追求,为什么?因为房间装修的时候没有布线,这里小烧就抛砖引玉,斗胆将D作为一个无线环绕设备使用。
说起无线环绕,要么是各个品牌现成的无线套装,比如大法的这套,属于无线环绕设计。SONY索尼BDV-NWL3D蓝光无线环绕家庭影院
或者Sonos的这套,索性是彻底的无线设计,请看小烧的评测:#首席生活家#家庭影院的未来形态?-Sonos5.1无线家庭影院评测(请前往什么值得买网站搜索)
或者是淘宝买一套比较简陋但是实用的无线环绕功放,但是无论是外观或者质量还有音质上都没有保证。
无线环绕功放
接下来我们就用手头的这台D,以及一个蓝牙发射器,实现这一使用场景。
首先将功放的的Surround环绕声道前级输出,通过信号线输入到蓝牙发射器,
然后蓝牙发射器将这两个声道的信号转成蓝牙信号,传输到D,一个无线环绕影院就此诞生。
蓝牙发射器
个头非常的小,但是效果的确杠杠的,低延时aptX的使用,再加上功放内部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环绕声道的不同步。不过注意它自带的转接线质量一般,有可能引入噪声。建议使用上面推荐的转接头和单独的RCA莲花头信号线。
使用场景七,作为平板电视的音效加强
平板电视(你在耍我吗)-连接图
D组成这样一个系统的话,将拥有比Soundbar好的多的音质。
电视越来越大,但是声音却不进则退。小米,微鲸等厂家也是不遗余力,有的推出配套的5.1套装,有的推出了Soundbar,有的在内置音箱的改良上做文章,但这都比不上用一台专门的功放+音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能在装修的时候就在电视墙边上安装好挂墙或者入墙的扬声器,
抑或是选择一对高素质的时尚小音箱。
以D的设计和身材,绝对能成就一个有颜值而又声音超强的电视声音增强系统。
常见问题总结
QA
Q:这台机器的音质到底怎么样?
A:在小烧看来,所谓音质,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音质存在于纸面。比如S/N信噪比,THD失真度,功率,灵敏度,频响范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这台设备最终发出的声音。
广义的音质其实应该叫做实际听感。声音从设备发出,经过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被人耳接收,最终经过大脑处理之后,给人带来的感受。
相信大部分人关心的是都是这个广义音质(实际听感),但是小烧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实际听感和那些纸面上的参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原因很简单,实际听感是无法用参数来表示的,应该没人听到一首歌之后会发出这样的感言:“恩,双声道分离度达到了90dB,dB的声压级下失真度在0.09%以下,真是太好听了!”桌面音乐系统组建指南:暨NADD混合数字功放开箱
对于声音的描述是无法量化的,人们会使用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比如我们看一段大提琴声音的描述:“低音大提琴低频潜沉,宽松饱满,毫无人为造作感,满溢金黄色光泽的弦乐质感。”
这个恐怕就是各类论坛和网站上的参数党和发烧友频繁开战的原因吧。老牌的发烧友讲求实战,讲求听感;参数党只看参数,认为参数漂亮的就一定好听。
在这点上,小烧虽然不发烧,但依然是站在发烧友这边的(除了某些口味奇特的烧友)。因为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最终听音感受。就如同食品药品“离开了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对于声音“离开了环境谈音质同样是耍流氓”,这里的环境包括了系统搭建,听音环境,甚至听音者心情等等因素。最终都应该“用耳朵收货“。
在理解了以上所说的前提下,小烧简单谈一下D的音质。
首先,经过几天的试听,期间换过几对喇叭和不同讯号源,分别在家中没有经过声学处理的客厅和经过处理的专门视听室中进行播放。D的声音并不属于那种超高解析力的,冷冰冰的声音,而是带着一份温暖的感觉,但是这种温暖的声音取向不是以牺牲声音的力度感和精确性为前提的。看来NAD针对D的D类放大和数字音源为主的播放环境,对声音着实做了一番悉心调教。只要不是太费功率的箱子,都可以推个八九不离十,所以说这是一台适应性,泛用性很强的功放。
其次,适合的音乐格式和类型:能适合各个类型的音乐播放。特别是那些录音效果比较干和硬的高清音乐,以及由于码率限制听上去有些毛糙的压缩音频,D的声音取向能很好的中和这些信号源的问题,让音乐更动听。
就算是同一器材,10个不同的人家里听来恐怕会有10种不同的感受,小烧的听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供广大值友参考。
Q:D类放大技术,开关电源,听说这些都是影响声音的不利因素?
A:的确,目前来说最好的声音依然是传统的线性电源和A类,AB类放大技术。但是对于D的产品定位来说,D类放大和开关电源是最合适的选择。而且D的工程师也在声音和体积之间取得了平衡,在实际使用中完全不会感受到D类放大技术会影响音质。相反,体积和重量却是D的那些使用场景下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Q:为什么不选择当下流行的无线音箱,比如SONOS?
A:SONOS这类的无线音箱,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箱,太依赖于网络工作,从控制到播放,都是依托于网络和手机App实现。用来听网络音乐和组建多房间音乐系统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类音箱缺乏必要的输入接口和直观的控制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听”,是无法作为桌面音响系统来连接电脑的。
Q:相比价格更便宜的国产桌面有源音箱,D到底能带来什么?
A:1.音箱大厂做背书,声音上有保证。当然你也可以不喜欢它的声音风格,但这就是NAD的声音。
2.众多的接口和连接方式,保证了泛用性。只要能想到的使用场景,D基本都能发挥作用。以上的仅列举了7个常见使用场景,更多的有待发现。
3:升级潜力巨大。这里所说的升级,当然是指为D搭配更好的信号源和扬声器。从元一对的迷你音响配套喇叭,到一对的监听音箱,到00多一对的德国小钢炮,每一次更换都是一次声音上的飞跃。
D优点:
温暖,极具冲击力的声音;
接口丰富,泛用性强;
支持aptX蓝牙,无线音乐音质令人满意。
D的缺点:
顶部面板的操作略显不便;
没有精确的音量显示,仅仅以20dB为一档,用亮度表示;
低音炮接口设计过于奇葩。
--------------------分割线---------------------
最后介绍一下购买渠道:
影音大师商城是由影音大师(拥有著名品牌杰士,尊宝等的国内代理权)开设的在线购物服务商城,特色就是会有专业的人员提供咨询、安装服务,以及推荐线下体验店。虽说这次购买的D对于小烧来说没有任何安装难度,但是如果是大件音响产品的话,能有专业人员协助安装,对于普通消费者会带来许多便利。
直接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影音大师商城,NADD。
电影相关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