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丨钱币里的中国神秘的鬼脸蚁鼻钱

鬼脸蚁鼻钱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当贝币尚在流行的时候,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先后出现了布、刀、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这些刀、布、环钱、蚁鼻钱等,就是中国早期的钱币形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已锈迹斑斑,但却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冶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石、骨、蚌仿造贝币,缓解天然贝币供不应求之象。在这些仿贝中,铜贝、铅贝,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可以说,铜贝是金属铸币的鼻祖,尤显特别的是“鬼脸蚁鼻钱”。

兰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多枚战国时期的鬼脸钱,又名蚁鼻钱。其形似海贝,上狭下宽,面凸起,面上模铸阴文,背平素。鬼脸钱面目滑稽,笔画古拙,颇具神秘感。

鬼脸蚁鼻钱究竟有什么来历呢?

“齐法化”刀币

春秋以后,南方楚国地区铸造出有文字的“铜仿贝”,观其文字,令人倍感扑朔迷离,这种被称为楚国先民零用钱的,虽然很小巧,却向现代人透露着未知的神秘感。它的外形,有的像鬼脸的样子,有的像蚂蚁爬鼻,所以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其面文多达10余种,但形制却比较一致,均为上广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并广泛用于南方地区。

据考,“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之一。起初楚国疆土并不算大,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鬼脸蚁鼻钱,除了铜色具有贝币的光泽与美丽,它还可一个个分离衡量商品差别,也可以朋(贝币计量单位)串起来,极具特色。

明字尖首刀

当时,除楚国的仿铜贝以外,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如三晋(赵、魏、韩)、齐鲁亦铸铜质空心无文仿贝,特别是鲁国所铸铜贝为其本国主要流通货币等。

无论怎样,“仿铜贝”的出现都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它大大推进了我国货币发展历程,并以其大小、重量、价值较统一,能够大量就地铸造等优势进入了流通领域,逐渐成为我国后世货币的主流,为之后铜币的流行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先秦时期的货币,主要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货币,也是货币由产生到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原始货币——贝币出现以后,除了鬼脸钱,先后还出现了“梁邑”布币、“齐法化”刀币、平首刀币、明字尖首刀、“甘丹”布币、“蔺半”布币等多种早期钱币,这些早期钱币,成为研究货币发展的重要一环。

“甘丹”布币

兰州市博物馆馆藏“齐法化”刀币,战国时期,铜质,长17.1厘米,宽3厘米,厚0.35厘米,重47.2克。弧首、弧背、弧刀,柄上铸两道脊线,正面铸“齐法化”,背面铸“上”字。此刀币又称三字刀,是战国中后期齐国统一货币,它由工具刀削演变而来,样式非常精美大气。

明字尖首刀,战国时期,铜质,长15.5厘米,宽2.2厘米,重15.8克,形态完整。此刀币后称为明刀,流通于战国时期燕国,是刀币中铸行较早的货币。它的形制有两类,一类刀身较长,首尖较短,一类刀身较短,首尖较长。明字尖首刀承袭于尖首刀,早期的形体较大,类尖首刀,中期的形体略小,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在发展过程中形制复杂。一般而言,明刀的命名来源自其正面的铭文,乍看右边像个“月”字、左边像个“日”字,这样组合起来成为“明”字,因此得名。兰州市博物馆馆藏两种形制均有,数量多枚。

“蔺半”布币

“甘丹”布币,战国时期,铜质,长4.8厘米,宽2.8厘米,重5.3克,略有残损。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故而得名。其面文甘丹,背铸数字,多为一、五、六、七等。“甘丹”为古地名,即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故名之。此钱平首,略耸肩部,方裆,方足,较为珍贵。它是战国早中期青铜铸币,铸行于赵国,流通于燕、中山、三晋等地,属比较罕见的大型布币。

“蔺半”布币,战国,铜质,长5.1厘米,宽2.8厘米,重5.7克,有残损。战国晚期青铜铸币,铸行于赵国,流通于三晋、两周及燕等地,属小型布。其面文“蔺”,形制平首,略耸肩,平足、方裆,背无文,一足端缺失。“蔺”是古地名,为战国赵邑。“半”是货币单位。

来源:奔流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td/12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