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yinN6ii写在正式上市前的产品

先请大家看一看给N6ii制作的3D视频,短短一分钟重点体现的是N6ii的插拔式音频主板设计。

血仍未冷--小记N6一代

被称为“洗衣机”的N6一代

在正式开始对N6ii做详细介绍之前,容我先小小的感慨一二:

N6一代在年12月18日正式上市,这对于当时21岁的Cayin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N6代表着Cayin全新产品线的开始,代表着应用场景的变化,代表着用户群体的不同,代表着新市场领域下大家对Cayin品牌的全新认知。

在N6刚刚上市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日没夜的泡在网上,每天去看微博,QQ,论坛,贴吧,不放过任何一个评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诚惶诚恐得象个孩子。

时隔多年,那时烧友们对于N6批评的几个要点仍历历在目:1、工作时机壳表面温度过高;2、外观造型较“奇特”,也由此换来“洗衣机”的绰号;3、续航时间较短(单端3.5时仅7.5小时,那时具有平衡输出功能的DAP还很少);4、操控体验不友好,用户学习成本较高;5、库伦计问题显示不准确,造成了用户使用不便;

而在这些缺点存在的同时,N6一代以其强悍的硬件架构和独特出众的音质表现,让诸多烧友选择了她。也让很多烧友记住了N6,认识了Cayin这个传统Hi-Fi老兵,便携圈的新人。

令我始料未及的反而是在N6停产后的这段时间(年停产),在所能看到的烧友各种讨论中N6依然被反复提及,甚或二手价格坚挺不下。这让我们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烧友的期待。

N6作为Cayin的第一款DAP也是“最为耀眼的IP”,其二代机型的研发耗时漫长,我们希望相对于N6一代的那些问题在二代身上全部得以改善并同时伴随着新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烧友的面前。而N6这个IP一旦启用,那就意味着天生的与众不同!

于是,因为这个期待和压力,N6ii仅项目立项就耗费了无数时间,反复修正。到最后终于我们发现我们挖了个坑,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但挖坑不悔,我心依旧!

设计理念的出发点

Cayin给N6ii定义了一个全新的Slogan:音承·新境,无限可能!Cayin品牌自媒体已经基本上将N6ii的特点,参数和配置等进行了介绍。所以这些我不再这里赘述了。这篇头条文章我将试图从另一个角度,从研发的历程,技术架构的实现等给大家诠释一个更为全面的N6ii,让烧友们可以更立体的了解这款产品。

首先说一下海贝的R6及其后续升级产品R6PRO,得益于海贝多年来对于DAP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方案研发和对用户需求的把握,R6与R6PRO一上市就受到了行业和用户的高度好评并成为同价位产品中的佼佼者。可以这样讲,R6和R6PRO的出现在国砖这个小众行业中是一个划时代的标记。

海贝R6和R6PRO

很多烧友为了获得声音风格上的不同,不断地购入新的设备再出掉二手的设备,在不同的产品间切换,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学习成本和不菲的花费。而N6ii试图让烧友用一个熟悉的、流畅的、足够提供优秀体验的统一平台下,去体验不同的声音风格与变化。

或许这可能只是一个奢望,但发烧本身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作为设计者更需要在审慎评估自身后大胆前行,这也是Cayin一直以来坚持创新的原动力,也就是N6ii诞生的原点。

海贝和Cayin是深度战略合作伙伴。CayinN6ii的诞生与研发的基础也正是基于HiByOS这个优秀的平台。经过双方工程师长达3个多月的多轮方案论证,最终决定在每一个音频主板中均设定了一个单片机进行对音频类设定的管理,由单片机完成对DAC的管控,并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由主控和单片机进行通讯来完成各项用户对音频的设定。这也意味着,每一张音频主板的研发除了操控,UI等这些不再改变,其他所有跟音频部份相关的内容,软硬件等都要重新开发。

音频主板的示意

所以,也是因为这个设定和研发上的工作量,N6ii上的音频主板不可能高密度高频次的推出。我们希望的是,每一张不同的可更换音频主板可以让用户来体验不同设计之间的风格与变化,这不是在音质上的高与低之分,而是去满足对声音主观色彩这一极度具有强烈个人属性的需求。

而之所以定义为“音频主板”,是因为N6ii将所有跟音频信号处理相关的电路集中在一个模块里,包括了DAC、IV(视电路架构)、LPF、BUFFER、LINEDRIVER、AMP等数模转换电路和模拟放大电路,同时在音频主板上通过LT做总电源泵的再分配,这也为了后面不同的音频主板设计留有更多电源上的设计和考量。

同时重点说一下,N6ii后面推出的每一块音频主板的DAC都不会一样。也就是说,比如A01使用了单片AKEQ,那么后面的音频主板不会再使用(也不会再有*2的设计),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模拟电路和选用的DAC一起联调做到极限,充份发挥DAC本身的特性,给出一个符合Cayin对声音理解的呈现。

这也是为什么N6ii不是仅仅更换耳放模拟部份,而是将DAC和模拟电路一起去做更换,虽然有了更多的挑战和巨大的工作量。但也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从声音风格上的全面把控和平衡。才更符合N6ii的定位。

抽拔式结构、可更换的音频主板

下面重点说说A01,这也是N6ii首发时的第一张音频主板。下图是A01的模拟音频电路架构。

A01模拟架构图

有一定电路功底的烧友或许已经发现,A01在模拟部份架构跟Cayin的当家旗舰N8非常接近。这也是“音承”这个词的来源之一,A01的音频核心设计正是源自N8技术的下放。当然由于两个产品的定位并不同,N8定位于最极致的、垂直的音质呈现路线,而其用户也是将音质为最高优先级作为选择点。而N6ii则定义更为广泛,同时因为开放式安卓、音乐流媒体等诸多扩展性功能的加入与要求,也做了很多必要的调整。

A01的DAC由单片AKEQ采用差分输出的方式与后面的模拟电路组成平衡架构(N8则是两颗AKEQ,单声道工作模式),末端依然采用由四颗OPA并联输出的方式,而模拟电路中的电源架构则于N8基本一致。所以搭载A01的N6ii在声场及声音的密度展现上表现优异。

PO放大电路中的电源架构

A01同时具备平衡与单端的PO和LO输出。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定位的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也会有所改变。3.5LO是独立的LO驱动电路组成,但4.4的LO是由PO输出固定电平转换而来,这跟N8是不一样的。

大家也可以看到N6ii上没有了电子管,没有了高阻大功率输出等功能及硬件的设定。N6ii在结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便携的需求,同时又因为插拔式的音频主板结构,厚度的增加无可规避,但如何令用户保持良好的握感和单手操控这一个用户痛点也是设计中的重点考量。N6ii身上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平衡与协调,所以一些极致的功能及硬件就得做一定程度的取舍,否则这就是另一个N8了。

我们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对比下N6ii对N6一代痛点的改善情况:

1、发热问题:N6ii(A01)由于电路架构的不同(没有用电流输出型的DAC)同时机身内装有松下PGS石墨导热片25um×4PGS,所以表面温度提升非常均匀,并且再也不会让大家有发烫的感觉;

2、外观问题:目前为止暂且没有看见N6ii的绰号了。哈哈,当然外观还是以个人审美为判定标准,这个就不再多说了;

3、续航问题:这对于烧友来说这是比较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sz/3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