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被收藏界专誉为“中国通史”之宝藏,它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现象的实证,成为独具中华特色的人文历史名片。它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历史,其内容丰富多彩,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诠释着中国历史文化,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演变。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而在商代晚期一些墓葬中发现了青铜贝.春秋战国时期,在东周王室及主要诸侯国统治区内,流通着中国特有的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的布币、刀币和圜钱等青铜铸币,秦统一货币后,历代都因袭采用了方孔圆形的金属铸币。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明、清三代,纸币、银锭和铜钱并行。清末机制银元和铜元代替了银锭和方孔铜钱。历代不同币材、形制和版别的货币浩如烟海,其数量之多为世界各国历史上所罕见。在几千年的复杂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表现东方文化特征的中国货币体系。这是光辉夺目的中华文化中的一簇奇葩。
此部《中国钱币大系清朝民国新中国》以中国清代至新中国历代钱币实物为序,配以丰富的资料、图片,从清代开始,直至新中国,追求了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历程,深度挖掘了古钱币的丰富内涵,涉及到历史、考古、书法艺术、钱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全书流动着五彩缤纷的特质美感,展示出中国古钱币文化的优美画卷。其诠释了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史,此件藏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