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漫长的海岸线由南到北
贝壳与海滩结缡大海的灵魂
以大海的名义送贝壳们回家
小R联盟开启新的科普征程
小小贝壳是来自海洋的精灵
也是大自然最美的造物之一
记录着海洋陆地的前世今生
如今海洋中的贝壳越来越少
海洋生物将一步步走向危险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小R作为承办方之一,组织并参与“共建海洋生态文明、蔚蓝力量志愿行”活动,目前已经是第3年啦!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
下面,小R将带领大家走进美丽贝类的世界,希望善良的您能重新认识“贝壳”,保护环境,拯救“海洋”!
看,这些斑驳绚丽的艺术品都是贝壳!
在浩如烟海的动物世界里,贝类动物可谓一大类绚丽多姿的海洋软体动物。其斑斓的外壳,玲珑的螺体,怪异的形态,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
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螺、鲍);
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
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如石鳖);
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
有的种类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
贝壳做为海洋中最平凡最常见的元素,也许很多人认为它们仅仅是“死掉的海洋生物的骨骼”,但是小R告诉您,贝壳对海洋生态有着鲜为人知重要意义。送贝壳回归赖以生存的大海,不仅可以解决陆地废弃贝壳堆积占地和贝壳老化分解污染环境等问题,还会对优化海洋生态系统起到巨大的作用。
按软体动物五大纲排列,贝壳是怎么分类的呢?
我知道!他们分为
腹足纲(Gastropoda)、
双壳纲(Bivalvia)、
头足纲(Cephalopoda)、
多板纲(Polyplacophora)、掘足纲(Scaphopoda)。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1
腹足纲(Gastropoda)
腹足纲(Gastropoda)是软体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全纲约有动物种,它们分布在海洋、沼泽、高山和平原上,遍布全世界。
2
双壳纲(Bivalvia)
双壳纲(Bivalvia)又称瓣鳃纲。为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约有2万种。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Bivalvia);头部消失,称无头类(Acephala);足呈斧状,称斧足类(Pelecypoda);瓣状鳃,故称瓣鳃类。该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
3
头足纲(Cephalopoda)
头足纲(Cephalopoda)现存的动物现仅存种,大多是没有外壳的软体动物,如人们熟悉的乌贼、章鱼、海兔等,但是也有为数不多的具有贝壳的种类如“鹦鹉螺和船蛸”。
4
多板纲(Polyplacophora)
多板纲全属海生,常见于沿岸潮间带岩石裂隙中,以藻类、有孔虫等小动物为食料。晚寒武世至现代。化石少,常见分为散骨板。该纲最常见的代表是石鳖(Chiton,白垩纪至现代)。
5
掘足纲(Scaphopoda)
掘足纲(Scaphopoda),为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具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贝壳,如象牙状。掘足类全部为海产,自潮间带至m深海都有分布,约种仅2科。本纲动物在我国分布广,种类多。常见的代表为角贝(Dentalium),生存时代为奥陶纪至今。
除了五大纲,另外还有一纲存在争议,那就是单板纲(Monoplacophora),学术界对于它的分类还没有定论。
你只是大海音谱上的一个音符
我知道你跳跃了很久很久
当你的棱角被海水磨光
你不得不抚摸沙滩
淆然地
把自已的故事写成诗篇
无奈地
交给沙滩发表
每一个字都让人发出惊叹
小小贝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想聆听更多关于贝壳的故事吗
想和我们一起送千姿百态的贝壳回归大海吗
10月15日
让我们一起在青岛
以大海的名义,送贝壳回家!
送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