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为什么能成为一般等价物,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不同专家有着不同的意见,首先牛、马、羊、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
另外人们还要去喂养它们,用不到的时候就要每天在家养着,只有有机会了才能把它们卖出去换成别的东西,并且这些家畜体重不稳定,导致在商品交换的时候很容易引起纠纷。
再看刀、箭、宝石,它们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携带,但是这些东西大多需要人们进行加工和制作,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制作水平是有高有低的,这些良莠不齐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也会免不了产生纠纷和矛盾。
而海贝就不同了,首先海贝有一个天然的曲线,有非常的花纹和色彩斑斓的外壳,并且它的形状也比较规整、整齐看起来非常的美丽,海贝还有着很好的光泽,它坚硬的外壳不容易损坏非常耐用耐磨,总体来讲海贝比较容易携带,份量很轻轻盈灵巧,一般情况携带海贝时下挂在身上就可以了。
过去古人是没有口袋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把东西塞在或者是悬挂在身上的,后来服饰不断变化以后袖子里才有了暗袋,身上依然没有口袋,再往以后服饰才发展成有了口袋的,过去东西为什么都是悬在两边,从最早的“朋”字也可以看出,“朋”字两边悬挂的是两串海贝,就证实了当时的人们都是悬挂的。
我们所说的“佩戴”也是从这里来的,海贝开始的时候也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比如挂在脖子上用作一个装饰品来使用,它逐渐地从装饰品过渡到实用货币,最终成为人们用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从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海贝作为货币从此诞生了,海贝最终成为货币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稀有性。一般专家认为海贝最早起源于夏,到了商是它比较鼎盛的时期,大量的海贝被当做货币使用。
到周朝的时候,因为有了青铜器的出现,海贝就开始走向没落了,其实在夏朝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是使用海贝做为货币的,那个时候的交通非常的不发达,沿海的海贝在中原是非常珍贵的,非常不容易得到,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商代所使用的带齿的海贝主要产于东南亚沿海地带。
当时的商王朝要取得这种海贝有两种途径,一是与沿海的民族通过商贸易换取海贝,另外一种是发动战争夺取。
商王朝曾经多次发动对东南沿海民族的战争,历史上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就曾经率兵攻打过东夷,在《封神榜》中的闻太师就是讨伐东夷的一个统军将领。
这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春秋末期,吴国才正真将东夷打败,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人们在分析钱的繁体字的时候,把它拆开念就是一个“金”字和两个“戈”字,也说明了人们为了钱大动干戈。
普通的海贝就不是容易就获取的,而那些大型的海贝在人们眼里简直就是稀世珍宝,在妇好墓里出土了多枚海贝,其中就有一枚大型的海贝,专业术语叫阿文绶贝,它的价值是巨大的。
商品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储藏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人们对储藏货币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海贝才像今天的玉石宝物一样被当做财富的象征,被放在做工考究的青铜器像像八鸟四牛尊、三鸟三牛尊里面。
(本文根据文物宝库频道《文物大讲堂》袁银龙老师讲座整理)?首次采用苏麻离青料的永乐青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万竞拍下!究竟是怎样的瓷杯?
?袁银龙老师告诉你“钱”与“开元通宝”到底有什么关系!
?齐白石
比鱼虾画还惊艳的草虫画
?带你走进青铜器中的动物世界
?大唐盛世
从金银器看贵族的奢靡生活
版权归文物宝库频道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随我初心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