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手机报原创/政务/新闻/本地/资讯/便民
天气
一.民权微天气
民权
新闻
二,民权时政要闻
(一)划出“保护禁地”充当“贴身保镖”生态民权打造“候鸟天堂”
图为航拍的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近年来,民权黄河故道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引来众多鸟类在此筑巢。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王平本报通讯员张增峰李伟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以苏东坡这首清新婉丽的《蝶恋花·春景》形容近日民权县大沙河畔的情景,可谓应时应景。近日,民权县黄河故道南侧大沙河畔一处工地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在施工挖土形成的沙质崖壁上,有几千只崖沙燕在此凿洞安家。
记者在现场看到,长约70米、高约3米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拳头大小的洞穴,出外觅食和归巢的数千只燕子来来往往,热闹异常。它们时而在空中一个俯冲,准确地飞进洞口;时而拍打着双翅,箭一般射向高空,吸引经过者驻足观赏,很多人还拿起手机拍照。
据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崖沙燕属于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它们的繁殖期在5~7月,属夏候鸟,通常成群在近水源的沙崖上筑巢。和寻常家燕不同的是,它们对环境要求很高,通常只有水质清澈、水草丰美的河流或湖泊岸边才能吸引它们安家。这么多只崖沙燕为什么对豫东小城民权如此青睐?又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留在此地繁衍生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素有“绿洲”之称的民权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黄河故道和申甘林带为依托,着力加强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之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得众鸟栖息停驻,每年都有大量的雁群在这里栖息过冬,已经发现白琵鹭、天鹅等20多种野生鸟类在这里安家筑巢、繁衍生息,去年还发现了只青头潜鸭。据有关资料,青头潜鸭是世界极危物种,全球发现的不到只。目前,该县已发现鸟类达多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为了保护好这些“贵宾”,为崖沙燕生息繁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该县林业工作人员在崖沙燕栖息地周边张贴了野生保护动物有关法规,并每日巡查,充当“贴身保镖”;县森林公安局拉起了警戒线,禁止行人进入,划出“保护禁地”;施工方将原本计划铲平的崖壁继续保留,做好“免费房东”。
“看到这些小精灵每天‘莺歌燕舞’,心情特别好!这几年民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越来越好,大家爱鸟护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和这些小精灵为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热心人陈绿湖说。
(二)民权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原则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并举
发展要上项目,守护“粮袋子”要坚守耕地红线,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
民权县的做法是,开源节流,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障。如今,这一做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去年,民权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好,该县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我们用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指导经济发展,在土地利用上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政策,对全县各类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实现了坚守耕地红线的目标。同时,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用地结构,也为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5月25日,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告诉记者。
节约集约用地,规划控地是关键。该县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供应总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双重价值,建设用地地均GDP有效增长,确保“地尽其用”。
工业项目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也是土地利用大户。该县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倡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在项目选择上,坚持“五个坚决不上”,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环境的、破坏经济秩序的、低效重复建设的、达不到投资强度要求的五类项目坚决不上。有效避免了粗放利用和“广种薄收”等浪费现象发生。
在全县推行了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耕地保护机制,坚守耕地红线。在县乡村组间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2万余份。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实行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管理,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持续稳定。
实施旧城改造、“空心村”治理,盘活存量挖潜力。近年来,该县分别对40多宗低效闲置土地进行了盘活,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对原项目建设用地进行重新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存量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
该县还发挥土地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先保障扶贫用地,科学规划和建设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配置贫困地区种植、养殖、加工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用地,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连线专家
多年来,经济发展和“粮袋子”争地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耕地红线”也成为制约许多地方上项目、发展经济的瓶颈。民权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开源节流,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加大农村“空心村”治理力度,持续推进旧城改造,盘活农村废弃土地和城市低效闲置土地;另一方面,对工业项目,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倡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不断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了土地粗放利用和“广种薄收”等浪费现象,有效地化解了这对矛盾,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坚守“耕地红线”并举的目标。
(三)要闻丨民权县润康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海获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孙永海
民权县润康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精准扶贫带头人。创立民权县庄周面粉厂,以高出市场价1-2分每斤收购周边小麦,年销售面粉超过70万吨,年产值过亿元,被评为河南省龙头企业。创办民权县润康养殖有限公司,目前母猪存栏多头,生猪存栏0多头,年生猪出栏量10万头,成为豫东地区最大的养猪场。建立产业扶贫帮扶基地,采取“基地+农户”的方式扶贫,完成对接贫困户家、多人,占全乡贫困户的一半以上。每年免费向村民提供1.8万吨农家肥,可满足4万亩农田使用。企业用工近人,贫困户有63名,月工资收入元左右。
5月25日19点30分,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平米演播大厅举行。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铁、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等领导出席。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河南收获满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坚决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全省粮食总产量.64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其中夏粮产量.8亿斤,达到了历史最高位。建设高标准粮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四优四化”,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做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宣传推介活动是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共同主办,自8年活动开展以来,今年已是第10届,已成为我省宣传三农工作的重要对农窗口,也是我省典型宣传的重要品牌。
这十位年度河南省“三农新闻人物”捧走了十个奖杯,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俗话说:中原熟、天下足!小满过后,我们即将迎来今年的“三夏”时节。在三夏大幕即将开启的日子里,全省各主流媒体的记者们今年将继续高举“三夏走基层”的大旗,赶赴麦收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的家里,用镜头、用笔尖记录全省丰收的火热景象。
因为年轻,我们不怕辛苦;因为热爱,我们勇往直前。牢记嘱托和使命,广电全媒体的记者即将奔赴“三夏”第一线,让河南的丰收大地在我们的报道里一一展现,让河南农业的巨大发展在汗水里闪闪发光!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报业集团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将各展所长、各尽所能,采访出制作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把河南人民勤劳、淳朴的形象,大中原丰收的景象展现给全国人民!
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获奖者和参与三夏走基层的记者代表们,感谢你们!你们让河南的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让河南的乡村振兴事业也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