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当中观清净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凡夫分别念特别多,要做到非常不容易,我们该如何观清净心?
修行当中观清净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凡夫分别念特别多,要做到非常不容易,我们该如何观清净心?
我经常请大家通过观想佛国境土,观想自己是佛菩萨来清净自己。经常做观想的修行,遇事时就会用正面的方式去看待。
心态转变了你的世界。比如你一直以负面的心态去看待某人,你会觉得这个人越来越坏,因为你通过自己的思想强化了他的缺点。如果你能改变心态,尽量多的去观察他的优点,将他的优点强化之后,你会渐渐地觉得他是个好人。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们遇见两个人,一个人貌美如花但脾气很坏,另一个人长相差强人意但是脾气很好。最初相识的时候我们会被美貌所吸引,当你“满眼”都是她的美貌之时,你看不见她那坏脾气。
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她的美貌不再是“你眼中的全部”,你会渐渐地看见她那难以忍受的坏脾气。这时你的心开始转变,当你不断地去强化她的坏脾气时,她曾经的美貌好似荡然无存。你的心开始有了寻找好脾气的需要,于是你发现那个好脾气的人是你的真命天子,曾经差强人意的外貌也变得顺眼起来,甚至越看越美。
这就是凡夫思想的运作方式,我们的思想就像瞳孔,聚焦之后就会放大。悲观者放大了消极的一面,他的世界是灰色而悲观的;如果把正面积极的心态放大,你的世界将会是乐观而向上的。如果你的心一直安住于乐观的状态,悲观的事情发生了也会转化为乐观的事。
外在客观的对境是无自性的,心对它的反应是关键。这里所谓的清净心,就是把我们凡夫繁杂污染的思想转化成为清凉纯净的修行心。
将钻研他人的缺点、以讲是非为乐趣之类的恶念,转换成为发现他人正面的优点,利用思想的“瞳孔”功能,放大正面、乐观、积极的信息。真能如此,你的心自然就清净了。
三百年前,蒋秋多杰尊者(多智钦一世)就曾预言,在佛教遭受劫难后,佛法的火种将会在松岗(昌列寺山背)一带重新点燃,并日益兴旺,广传四方。
宿世的愿力:仁波切的转世历史渊源
嘎玛仁波切的转世渊源,可远溯至赤松德赞王时期的曾万勒周,曾万勒周后来转世为玉札宁波,成为莲师二十五大弟子之一。玉札宁波在噶陀祖师旦巴德协时期转世为“嘉绒闻胜三友”之“希热将参”。而现今的嘎玛仁波切,正是“希热将参”的转世。此一久远的简史如下:
毗卢遮那与曾万勒周赤松德赞王为了发展佛法,派遣“七觉士”中的毗卢遮那、曾万勒周等人至印度求法。学成后,曾万勒周忆念家中年迈的母亲,以及西藏的佛法急待发扬,于是告别毗卢遮那先行返乡,不料,途中遭遇劫难丧生,誓愿未能达成。而毗卢遮那回到西藏后,获得赤松德赞王极大的礼遇。可惜因为苯教的打击及王后玛尔尖对大师由爱生恨,迫使一代大师被流放到嘉绒。
毗卢遮那与玉札宁波毗卢遮那被流放到嘉绒后,在嘉绒王的支持下开始翻译佛经。由于需要更多助手,因此大师测试许多幼童的语言能力,欲选择优异者从小加以栽培。结果,童年的玉札宁波脱颖而出,唯有他能清晰无误地重复毗卢遮那所念的“金刚菩萨如大空”。尔后,毗卢遮那用心教导他学习各种语言。一日,毗卢遮那心想:这孩子如此聪慧,一定不是普通人,但究竟是谁的转世?于是,他入定静悟,讶然发现此幼童是曾万勒周的转世。有一天,毗卢遮那突然叫他“勒周”,幼童在丝毫没有警觉之下,自然而然随声应答,证实了玉札宁波即是曾万勒周的转世。
玉札宁波成年后,奉上师毗卢遮那之命,到西藏中部了解当时佛教的状况。他来到桑耶寺,遇到了贝玛拉米札,贝玛拉米札向他询问了许多佛法心要,玉札宁波都能一一如实作答。贝玛拉米札知道他精通心续五部,于是向大王推荐,从此,玉札宁波就在桑耶寺设置“讲经院”讲经译经,由他宣讲前心续五部,贝玛拉米札则宣讲后心续十三部。此后,玉札宁波在王宫中持续讲经说法,圆满完成前世曾万勒周传扬佛法于西藏的心愿。
玉札宁波的成就证德甚高,成为莲花生大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此外,并在毗卢遮那之后接任宁玛巴第五代教主,莲花生大士也曾预言,玉札宁波等三大译师将转世于嘉绒。
玉札宁波与“嘉绒闻胜三友”八百多年前,噶陀旦巴德协祖师时,有三位来自嘉绒的修行人,分别是马尔康县的梭摩人“希热将参”、松岗人“拉巴桑”、卓斯甲人“西拉多杰”。他们手持拐杖,长途跋涉前往噶陀求法,当耳边刚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旦巴祖师法音,顿时自性解脱,证悟大圆满心性。三位求法者欣喜若狂,将拐杖抛向空中,拐杖落地,便长成三颗大柏树。几百年来,此三株参天大树仍然郁郁葱葱耸立山岭。此即大家津津乐道且闻名四方的“嘉绒闻胜三友”。而其中“希热将参”即是玉札宁波的转世。
这一世的生平与弘法利生行谊
尊贵的嘎玛仁波切(祖古颜班·希热将参),现任四川省阿坝州人大代表、州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马尔康县佛协副会长,马尔康昌列寺住持。于西元一九六八年诞生于嘉绒马尔康,自幼聪颖非凡,成熟稳重。九岁时,于舅舅丹沛喇嘛座下开始学习佛教教义与仪轨,凡于所学极易精通,极具语言及翻译才华,且擅长诗词,甚得师长的赞赏。而世俗处世的善巧,更显露其卓异的睿智。思惟之事,往往逾越年龄,对佛法事业更是胸怀大志,小小年纪即抱持兴建佛学院的宏愿。
十五岁于佐钦传承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足前受别解脱戒,学习诸多显密教理,如中观、密续藏、胜乘藏、诀窍藏、功德藏、律藏、龙钦七宝藏,米旁仁波切之宝性论、中观庄严论、辨法法性论、定解宝藏论、入中论、智者入门、贡桑索南之入菩萨行广论、萨迦果仁巴大师之中观、现观庄严论、阿日班千之三律仪论,罗千达玛汐之戒律注释如意穗……等等,并潜修密法,得到“宁体四要”大圆满灌顶及口传心要传承,在修持上具有相当圆满的征候。
十六岁时,噶陀黄金法台莫札法王,视察分寺,来到昌列寺传授敦督、龙萨、大龙萨诀窍之完整灌顶与口传。法会圆满时,莫札法王认证嘎玛仁波切即是“闻胜三友”之一,希热将参的转世,并授与法名,祖古颜班·希热将参,后又授予传承的法帽、法衣、法器、法药及亲笔认证之丝绸手卷以为授记。
仁波切年少即随上师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在嘉绒弘法,协助上师于嘉绒昌列寺建立嘉绒有史以来第一所显密佛学院。
二十多岁时,虽然仁波切身在海外弘法,但他仍时时心系家乡,尤其更惦记着自幼欲兴建佛学院,为佛教教育扎根的理想,并竭尽所能的护持塔公、嘉绒两所佛学院,许多在海外修学闭关的喇嘛,也都曾蒙其照顾。
年,仁波切实现自幼的宏愿,于昌列寺旁重建嘉绒讲修院,经过多年的统筹规划,并在诸多喇嘛、信众以及海内外弟子的发心护持之下,庄严雄伟的讲修院于年举行开光大典。
此外,由于宿世的悲愿,仁波切秉着丰厚的学养、度众的善巧睿智与语言天赋,以流利华语为弟子传法解惑,弟子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
仁波切的佛法教育理念
对僧众:精英式教育的期许
佛法历经二千五百多年的时代更迭,至今仍能在世间弘扬,主要是依靠出家僧众的师徒传承教育,而让佛法能世世代共相传,完整保留下来。为了让殊胜佛法能更广大且无误的传扬,同时不辜负信众的护持与付出,在培育僧才的理念上,嘎玛仁波切有着更高的理想、要求与期许。
传统上,多数藏僧从小便出家,而且只要愿意出家,寺庙便会接受。但此种方式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使有很多人虽然选择出家,但对出家的目的并不清楚,对佛法的闻思也不够深入。针对此种情形,嘉绒讲修院目前采取的是精英式的教育,在入学前先筛选比较优秀的学生,之后再进行严格的系统教育。而为了使讲修院学生能专心学习,不需为筹备生活资粮而分心担忧,仁波切一肩担负起所有学僧吃、住、穿、教材等一切所需,给予学僧最完善的学习环境,希望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佛法人才,以便未来能担当弘法利生的大任。
每年冬季时,讲修院会指派多位堪布和助理堪布,至各自家乡的寺庙或前往需要的地区,为当地的信众讲经说法,同时带领信众进行八关斋戒、破瓦法等法门的共修。这些助理堪布将来升任堪布之后,也许留在讲修院教学,协助培育更多优秀僧才,也可能到各地传播佛法,利益众生。未来讲修院的目标,亦将朝此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学生人品的要求,标准极高。
对俗众: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针对讲求快速的现代工商社会,仁波切教导在家居士学佛时,特别重视闻思教育,强调学习佛法需先透过听闻、思考,以了解学佛的正确动机、方法与目的,最重要的是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其次,要求居士以“检视自我缺点”及“实践了多少佛法”,作为修行之道有无偏差的标准。尤其重视“虔诚心、出离心、菩提心”等不可或缺的“前行”基础,并一再强调“修练自心”、“改变自我言行”的重要性。因此,十余年来讲解《大圆满前行》三十余次,并将上课内容集结为一套36张cd的有声书,以及出版《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释论》(上)、(中)、(下)三册书籍。
仁波切在开示中不断提醒弟子要将菩提心付诸于行动,要懂得为佛法、为众生付出,尽己所能的关怀周遭需要帮助的人,不要成为关在家中抱着几本佛书、念念咒语的自私佛弟子。此外,要对工作、家庭负责,当个好居士,为家庭、社会的和谐贡献一份心力,更要以具体行动来协助佛法的弘扬。
入世的慈善工作
仁波切长年除了不遗余力的传扬佛法之外,对于世间孤苦无依的弱势群体,更是尽其所能以身作则,带领并鼓励弟子投入慈善工作。
仁波切认为无论僧俗,唯有自基础教育着手,方能对其产生最根本的助益,因此,特别重视百年树人的教育扎根工作。仁波切自年从海外弘法归来,看到家乡嘉绒的偏远山区没有小学,许多贫困儿童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他在繁忙的弘法事业之余,仍忧心着这群失学的幼童,因而生起资助贫困学生的悲愿。至今二十多年间,仁波切长期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近名,在仁波切的带领下通过昌列寺—利世慈善会“‘一对一’一家人长期助学计划”已经资助了多名学生,学生分布于四川藏区马尔康、阿坝、红原、黑水、金川、小金等县;广东清远粤北贫困山区;湖南国家级贫困县安化、新化;福建南靖贫困山区;青海海南州;重庆及贵州等地,近百名学生已大学毕业,开始为国家的建设努力工作,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稳定的因素,更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仁波切有感于许多老人病痛缠身却孤独无依,为让附近地区缺乏照顾的老人有容身之所,于是将山下旧的嘉绒讲修院改建成清幽舒适的敬老院,并交由居士弟子负责管理。敬老院中即有休闲活动的空间,也有可修法的佛堂和转经轮长廊,让老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妥善的照顾。
每有地震等灾难发生时(04年印尼海啸、台湾大地震抗震救灾行动、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和尼泊尔大地震等),仁波切也总在第一时间,带领僧俗二众竭尽所能的出钱出力赈灾,为亡者修法超度。多次得到政府的嘉奖。此外,至海外传法时,亦会前往柬埔寨等贫困地区接济孤苦无依之人。
指导出版的佛法刊物
近年来,仁波切指导甚多佛法刊物与书籍的出版,以利于华人弟子修习参考。其中,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批准出版公开发行:《与心对话》、《用好你的富缘》、《生命的觉醒》、《了烦脱俗》、《安心就不会痛》、《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释论》(上)、(中)、(下)三册书籍及CD;内部刊物著有:《妙离世间》、《解惑之智》、《佛法生活》、《了生脱俗》及《嘉绒昌列寺与讲修院》;DVD:《五台山佛法开示》、《正确修学观》、《普贤愿供》、《莲师荟供及上师相应法》等;CD:《莲师心咒》、《金刚萨垛百字明》、《财宝天王》、《大圆满荟供之歌》、《六字大明咒》等。
从曾万勒周、玉札宁波、嘉绒闻胜三友,到如今的嘎玛仁波切,一代代的转世,都只为了佛法的延续与传扬,更因着菩萨不舍众生的悲悯情怀,来此世间实践弘法利生的宏愿与使命!嘎玛仁波切曾说过,他从上师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身上学到,为了能让佛法传扬、让众生能学习佛法,除了心灵不能出卖之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牺牲。仁波切也常自喻为微不足道的稻草,但他愿意燃烧自己,成为延续佛法的小火苗,让佛法得以如野火燎原般的广大兴盛,遍及各处,饶益更多众生。这样的精神,正是嘎玛仁波切一切行谊背后的力量泉源。所有亲见嘎玛仁波切长年为弘法利生辛劳奔波的弟子们,莫不被仁波切宽大心量、忍辱负重,及其为佛法为众生“舍我其谁”的奉献所感动与摄受。
上师嘎玛仁波切长寿祈请文
愿吉祥
语自在尊文殊童威力,
闻思修之智慧超绝伦;
竖立正教法幢妙无等,
足莲永固祈愿事业兴。
昌列寺纪录片
昌列寺印象
回家昌列的孩子
在人间:想皈依尊贵的上师嘎玛仁波切的佛友,可以先加我,随喜大家啦!O(∩_∩)O~
转发本文是法布施,自利利他,功德无量!
长按识别,发心随喜弘法利生福田
支付
赞赏
护持弘法利生,融入诸佛愿海,功德无量
让我们共同日行一善,为了利益尽遍法界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成就佛果,而转发分享本文,共修法布施,您的每一点每一滴付出,都将融入功德的海洋,为您祈福,扎西德勒!
更多精彩,敬请:
没有多少的时间平台(新建):
zrjtime(←长按复制)
上师窍决海平台(1年,2万佛友):
GuruHome(←长按复制)
在人间平台(3年,10.8万佛友):
zrjblog(←长按复制)
在人间号(新建):
guruland(←长按复制)
欢迎加投稿,推荐文章,一起弘法利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