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顾城
孩子是自然之子。
自然不仅是构成教育的元素,也是孩子获得幸福感的源泉,自然会赋予孩子灵性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根系一直在农业文明里,而海贝生态教育农庄,是最生动的自然生命课堂,能给孩子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耕文化体验。
这个夏天是特别的,海贝中英文小学日新路校区、校区、滇池ONE校区、华都校区、溪麓校区五个校区一至六年级的多名孩子,分别走进海贝教育生态教育农庄,进行了劳动体验日活动。
一踏进海贝农庄,那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泥土、葱郁的树木、绵延起伏的山峦、幽美的花儿、清澈淙淙的流水、硕果累累的果树、柔软清凉的微风,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果的自然味道和幸福点滴……
一群群孩子活泼的身影穿梭在绿油油的田野中,平日宁静的农庄也因此变得生机盎然,沸腾热闹。田间地头对于同学们来讲是如此新奇,以至于每个人都心无旁骛、认真投入地劳作着。
一年级
了解蔬菜的前世今生
对于孩子们来说,自然教育的意义不是老师要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在他们的内心掀起了多少波澜,引起了多少兴趣……走在农庄的小路上,绿油油的菜地映入眼帘,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一年级的同学们跟随主讲老师,一边细细观察着眼前的蔬菜,一边了解着它的“前世今生”。
?
你看,好多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奇瓜异果。同学们充满了好奇,纷纷问老师:这些蔬菜怎么和平时吃的蔬菜长得不一样呢?并不停地和老师讨论,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老师告诉孩子们,莲花白有很多个名字,比如卷心菜、椰菜、洋白菜等,还让同学们观察卷心菜新长出的叶片,它们会“抱”在一起,所以也叫包包白。听到这里,同学们都好奇地看向莲花白,看它的叶片是不是像自己脑海中想象的模样。
喂小白兔咯!
穿过林间清风,一片片蓝色的绣球花美的令人窒息,沿着小路拾级而上,一间间梦幻七彩小木屋,呈现在同学们眼前。今天,孩子们带了小桶和毛巾,特意来清洗农庄山坡上的彩虹小木屋。每个小组的孩子负责擦洗一间木屋的外墙。有的孩子去打水,有的负责擦,有的搓毛巾,大家干得好起劲儿。不一会儿,彩虹小屋就变得清新洁净、光鲜靓丽。同学们的笑容也因劳动的收获,变得愈加的灿烂!1
二年级
桃园劳动的乐趣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二年级同学们沿着石子路走着,沙沙沙,像是生命的音律,婆娑而富有色彩。一路上同学们观察蓝莓树长什么样,结的果儿多不多,还采摘品尝了一番,味道好极了!咦,这些嫩绿的小芽,真是太可爱了。老师,这是刚刚从土里冒出来的吗?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是五天前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播种的玉米,现在已经发芽啦!
小手汇聚大爱,同学们不辞辛苦地在果园里浇水,一桶桶水,满满当当的提着,心里只想着一定要给小果树喝饱,让它快乐长大。1
三年级
农耕微课堂的发现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梭洛三年级同学通过观察农作物的形态、颜色、花朵等,认识了这些平日里只有在餐桌上才能见到的蔬菜与水果,开紫色花朵的茄子、刚开始挂果的番茄、远远就闻到香味的大葱、西游记里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人参果、汉堡里必有的生菜、炒牛肉的最佳搭档芹菜、相同叶子不同品种的桃子、只有1岁的小梨、还未发紫的蓝莓等等……
细心的同学们观察到农庄的菜地里,铺满了“保鲜膜”,这是为什么呢?新的一轮思考再次展开,“这是给农作物保温的”、“这是保护农作物根部的”、“这是给农作物保鲜的”、“这是防止虫子钻进去的”,孩子们的回答充满创意又不失逻辑,老师再次邀请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大家发现“保鲜膜”内布满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答案终于揭晓:原来这个“保鲜膜”是给农作物保持水分的,并且能够抑制作物周围的杂草来争抢养分。
采收西葫芦咯!在农耕体验环节,同学们在松土播种的劳动中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小组组员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排队接水、有的使用锄头松土整地、有的负责播种玉米然后覆土。同学们体验了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和乐趣,也期待玉米种子快快发芽长大。
穿行在林间小道,同学们听到不远处有鸡鸣,寻声来到鸡舍,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速生鸡”和“散养山地土鸡”的区别,并认识了“戴眼镜”的鸡。为什么会给鸡“戴眼镜”呢,原来这是为了防止它们相互打斗。
1
四年级
学习做一名小小植物医生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自然是我们的生活宝库,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在这六月最美的夏天,聆风塔下,果香、花香吸引着孩子们。在瓜果园里,四年级同学问老师:为什么桃子会裂果?为什么会流胶?油桃与毛桃哪里不一样了?桃胶可不可以吃?
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在桃园里探索,还分享了孙悟空和蟠桃会的故事,知道自己不能像孙悟空那样破坏桃树,要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大自然与我们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爱护好大自然,我们才能够和谐快乐地生活。摘去裂果病果、处理桃胶、拔除杂草、浇水,同学们仿佛个个都变成了植物小“专家”。一天时间里,孩子们的探索和劳动,都是最生动的学习。1
五年级
感悟农耕文化的意义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贯穿一生。
——蕾切尔·卡逊五年级同学劳动体验日当天,恰逢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芒种”,也为这次劳动课活动带来了一个最富有情境性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跟随老师,了解到所谓“芒种”,就是“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在这个时节因为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所以非常适合作物的种植;而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农谚云“芒种忙、忙着种”,说明这是农业耕种最忙的季节;还知道了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描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并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和不易。
同学们还拿起锄头翻土,再把玉米种子播种下,用小手把土壤覆盖在种子上面,然后奔跑着去接水浇水,盼着种子快快发芽。这样的过程让同学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之建立起联系,也了解到耕种的劳苦,学会了珍惜粮食,增进了对农耕文化的直接感受。
▲
▼
在“芒种”,和同学们一起体会忙种的过程是多么有意义。
1
六年级
开启劳动体验新模式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六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来到种植园,与大自然来了个亲密的接触。每个班级被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地块上进行劳作。同学们除了互相配合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比拼,比比看哪一组是今天的“种植小能手”。活力满满的同学们迅速完成了整地、挖土穴、播种的工作,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他们还是坚持完成了劳作,满满的责任感。
要进菜园收小瓜啦,每个人都兴奋得跃跃欲试。当大家进入瓜田,明亮的绿色瞬间映入眼帘,同学们兴致勃勃各自寻找着心仪的果实。双手一扭,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声响此起彼伏。随之而来的采摘的幸福感,让同学们的小脸上绽放出丰收的喜悦。
来到果园,我们给果树除草,班与班之间还展开了PK哦!
1
师生劳动体验心语
张议心溪麓校区二(2)班这次海贝农庄劳动课,我看到了漂亮的彩虹小屋、造型奇特的瓜果、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水果、戴眼镜的小鸡,可爱的兔子......最令我开心的事是给桃树浇水,农庄师傅帮我们把小桶接满水,当我把水浇在一棵棵桃树下时,我发现了在很多棵桃树上都结满了红红的桃子。通过这次劳动课,我知道了我们要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更要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王俊桥华都校区六(6)班炎炎夏日,我们来到了坐落在崇山峻岭的海贝农庄。在这里我们参加了生产劳动——给果树浇水、学种玉米、拔除杂草、采摘小瓜等。这些劳动都是我第一次做,既幸福,又新奇,但兴奋、新奇之后是辛苦、是劳累。这次劳动让我尝到了劳动的辛苦,也尝到了劳动的幸福——果树喝上我浇的水,叶子舒展了,腰板挺直了;亲手把玉米种下去,想象着秋日的丰收……这次实践劳动,让我体会到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的含义是什么。苏雷泊宁、和书羽校区三(1)班透着清爽的凉意,我们呼吸着雨后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着久违的泥土味,前往海贝农庄进行别开生面的劳动课程体验。我们为苹果树除了草,摘了小瓜,参观了特别的养鸡场,欣赏了海贝农庄美丽的景致,在音乐广场留下了与伙伴们愉快游戏的欢声笑语,离开农庄时还意外地得到了老师奖励给我们的两棵嫩绿清甜的大白菜!真是太开心啦!我懂得了有了春的播种,夏的劳作,才有沉甸甸的秋的收获。江芃语滇池ONE校区二(1)班我去了海贝农庄,见到了很多没见过的蔬菜,有西葫芦、莲花白、红薯叶……甚至还有我最不爱吃的韭菜!这次劳作让我想到了《悯农》一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句让我体会到了民间疾苦。唐帅老师顺着山坡往上爬,我们走进了充满潮湿泥土气息的树林,茂密的树叶遮挡了烈日,一阵凉风扑面而来,真凉快呀!树干上长满了苔藓,我问孩子们:“还记得前几天学的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苔》吗?”“记得!”孩子们大声答道。“一起背一背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打破了林间的宁静,再和着欢笑声,虫儿的叫声,林间响起一首欢快的乐曲。孩子们穿过玫瑰花海,走过鸡舍,喂了兔子,又走到了菜地边,只见卷心菜像胖娃娃一般探出脑袋;白菜展开绿色的裙摆跳起舞;西红柿摇动圆圆的小脸点头微笑;大葱挺直了腰板列队站好;青椒扎着羊角辫害羞地低下了头……走到小瓜地里,孩子们发现一个个成熟的小瓜,它们有着白绿相间的表皮,摸一摸,表面很光滑,握住小瓜,一扭,只听“咔嚓”一声,小瓜便被孩子们摘了下来,闻一闻,哇,有一股蔬菜的清香。离开时,农庄的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两棵大白菜,提着来自农庄的礼物回家,孩子们高兴极了。那天,每个孩子家里的晚餐多了两道来自农庄的美味——甜甜的白菜汤、可口的炒小瓜。吴静老师穿过铺满碎石子的银杏大道,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的玫瑰梯田,城市喧嚣给身体带来的疲惫感瞬间消失大半,我们在秘密花园餐厅门口集队领了劳动手套,穿过大峡谷,来到了聆风塔下给果树浇水,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农田,看到了餐桌上那些可口蔬果本来的样子,孩子们倍感神奇,一颗颗小苗在农场工人的劳作下,长出了丰硕的果实,红的番茄、黄的香瓜、紫的茄子还有绿的辣椒,太可爱了….接着我们来到了小树林,看到了大白鹅,小母鸡,孩子们还亲手喂了菜叶给可爱的小兔子,最后我们来到了海贝农庄的彩虹小屋,一座座五颜六色的房子伫立在山野林间,我看到孩子们新奇并且满足的神情,真是受益良多。缪美仙老师劳动第一波:给彩虹小屋洗澡;第二波,带上手套给果树浇水。然后参观蔬菜瓜果园,体验蓝莓采摘的快乐。嘴里吃着蓝莓,呼吸着山林里清新的空气,顺着田间地头弯曲的小路,到达鸡舍喂鸡。孩子们今天真是太开心啦!江旭睿老师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是啊,劳动赠予人类许多骄傲,许多辉煌。这次,五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农庄,在这里,他们爬山摘桃,摘桑喂鸡,亲近大自然;他们锄草产地,看瓜果自由生长,体验劳作的快乐。这样的劳动实践课,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童年最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在海贝生态教育农庄,孩子们仰望蓝天白云,嗅着泥土的芬芳,听着清风的吟唱,在这里,感受生命的韵律;在这里,聆听花儿的蜜语,在这里,品味瓜果蔬菜的清香。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融入自然的怀抱,让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浑然天成!
海贝教育一直遵循“把生命还给自然,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的生命教育理念,并通过劳动体验日活动,让孩子们暂时离开课堂,来到山林与田野之间,去发现自我,唤醒思想和灵性,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