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的小伙伴们!
经公示,广西几处特色旅游名县新鲜出炉啦!
我们玉林的小伙伴们又有地方玩了!
来来来,我们睁大双眼,就像这样:
这几个特色旅游名县分别是:
上林县、钦南区、容县、大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宜州市
而玉林高速直达三江的消息已经刷爆了朋友圈
今天我们先来介绍神秘的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地。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七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境内侗族风情浓郁。
有世界第一鼓楼—三江鼓楼、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世界最大单体木构建筑—侗乡鸟巢等民族特色的建筑。
境内有程阳、八江、孟江景区等。在这些景区内你可以近距离观看侗寨歌舞表演,感受侗寨风情。
PS:玉林至三江车程大约4小时
◆◆◆◆
三江美景
SanJiangMeiJing
◆◆◆◆
程阳风雨桥
三江程阳风雨桥位于三江林溪乡,距县城大约半小时车程。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
网友评论:
人目中子: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是值得一游的好景观。若有兴趣请早,再过一年半载只有桥是旧的,其它房子可能都是新。在路上:世界第一风雨桥,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地处三江侗族自治县浔江河上,和侗乡第一鼓楼相互呼应,加上本身周边的景色,真的是好美!值得一提的是那边的油菜花足有1.5米高!!endurer: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三江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整个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整座桥没有一颗钉子,都是以木嵌木,竟能历经百年风雨,工艺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三江鼓楼
三江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月亮街,于年11月由当地著名的侗族民间工匠杨似玉为首的民间楼桥师傅队伍携手建造而成,集文化、观赏、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三江鼓楼高42.6米,共有60根柱头着地,占地面积平方米。鼓楼共有27层瓦檐,除楼顶两层外,其余25层瓦面等距收分,层层紧缩,使楼面呈金字塔形,显得端庄平稳。
楼内四根杉木大柱直径都超过70厘米,树龄均在百年以上,这在鼓楼建筑史上是唯一的。登上鼓楼的观礼台,三江全景尽收眼底。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三江鼓楼是侗乡第一鼓楼,也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是中国国家4A景区中国三江大侗寨景区的景点
网友评论:
xu零零零:三江鼓楼是很有特色,很壮观的一座楼,全部都是木质结构,整栋楼有几十米高,但是一颗铁钉都没有用到,全部都是木质品。简直叹为观止,美不胜收,像艺术品一样的一座楼,做工很精巧,装饰很细致,整座楼很高,一共二十多层的瓦檐,爬到上面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三江的美丽景色。楼底层还刻有浮雕,很有当地特色,也很细致和漂亮。猫大人: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鼓楼内设长形皮鼓,遇事则鸣鼓聚众,故称鼓楼。三江鼓楼是侗乡第一鼓楼,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咩咩:三江鼓楼----不用平面图、不用立面图、所有材料全凭当地工匠心算得来,可见侗族木构建筑的非凡技艺。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距县城约半小时车程。
程阳八寨是一大片古老的侗族村寨,周围青山绿树环境优美。游客来此可以漫步传统村庄观赏美景,可以参观程阳桥等全国闻名的古迹,还可以观看侗族风情的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是观光摄影、了解侗族风情的绝佳去处。
程阳八寨分别是指马鞍(安)寨、平寨、岩寨、东(董)寨、大寨、平坦寨、平埔寨、吉昌寨。其中前五个寨子是相连的,距离很近,平坦寨也在不远处,都可以步行观光游玩。
步行游玩该行程,全程大约2-3小时左右。一路经过的村寨都十分古朴,其中木制的鼓楼、古桥等都非常精美,尤其是标志性的程阳桥,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可以重点参观一下。
网友评论:
海贝客:这里的民族风情保持的很好,很淳朴,当地的木楼和风雨桥等很有韵味,来这里写生的学生很多,每转一处都会看到很多风景,很不错的地方艺木森:程阳八寨,听到侗族妹的山歌对唱和织布,木制的鼓楼、古桥,吊脚楼,独特的民俗建筑风格,尤其风雨桥非常著名,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歌台舞榭。
Cling:非常淳朴的人们,景色很自然,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中国侗城
中国侗城(侗乡鸟巢)三江侗族自治县城民族广场对面。中国侗城主要以侗乡鸟巢、民族旅游商品街、斗牛场为主体,集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坐夜》、斗牛(牛王争霸)、农民画、民族饮食风味、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为一体。
中国侗城,不仅继承了我国南方古代“干栏”式建筑十分久远的传统,而且汲取了别民族产业的技巧,并在建筑风格上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创立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木建筑工艺体系。
“侗乡鸟巢”以它独特的风格向世人诠释着侗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观,复长廊式、楼阁式、密檐式等整体完美和谐的艺术特色融入其中,被建筑学家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最新成果”,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基尼斯之最。
网友评论:
CullenChen:我们是先到三江的新县城,鸟巢白天没什么好看的,晚上打上灯是真的很美。(り﹏謝、幕:一年一度的斗牛大赛,就是在这里举行,气氛相当不错,参加了一次,真棒!SOLO:侗乡鸟巢基础平台为钢筋水泥结构,主建筑为大型木结构建筑物,主观设计意愿要象年奥运鸟巢,但毕竟是木结构,做出来另有一番侗味,因此叫侗乡鸟巢。丹洲岛
丹洲岛是融江中的江心小岛,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的一个行政村。
在柳江上游,北距三江县55公里,南距柳州公里。岛上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丹洲古城为古代怀远县冶所在。
丹洲岛面积1.6平方公里,融江分流,环岛而过。如同一艘航船停泊于滚滚江流中。岛上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户人家,有多人。
丹洲岛青山环抱,清流缠绕,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岛上古城、书院、会馆等历史遗迹随处可见,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岛上民居建筑朴拙,民风淳朴好客。已成为生态休闲旅游的佳境,吸引着众多向往宁静自然的旅游者。
网友评论:
意娜22℃:丹洲属于一个小岛,每次去都要在上面住一晚,小岛很安静、很朴素,岛上为民宿、盛产柚子、特色就是腊味了,约上三五朋友带点烧烤的料,上岛去河边烧烤、游泳、钓鱼、很欢乐,晚上住在民宿、远离城市、静下心体验农村生活………别有一番感受!铃铛吃榴莲:丹洲是大力推荐的地方,这地方很小,但是非常休闲。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水雾横江,非常美,大家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SOLO:日不闭门、夜不闭户、路不遗失,这是岛上民风的真是体现。是当今的“世外桃源”。石门冲景区
石门冲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境内,距县城30公里,景区总规划面积为5多亩。
景区里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环境优美,古木参天。有楠木、桫椤、红豆树、兰花等国家级保护的名贵植物10多种;野猪、山羊、山鸡、野兔等10多种野生动物时常出没于山林中;山冲里有10多处大小瀑布,其中最高的瀑布有70多米,景区内的水流不受任何污染。
由于绿树成阴,整个石门冲景区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网友评论:
红鲤绕藤蔓:石门冲生态旅游景区,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里面有很多名贵植物,还有很多瀑布群。sushi:需要包车去,环境还不错,随便看看就好。chiling:洞内宽敞,冬暖夏凉,洞外有潭,潭水清澈。整个景点周围植被茂密繁多,古树参天。三江和里
三江和里位于三江县城西、国道旁。距离桂林市千米。是为祭祀夜郎王第三王子的侗族文化历史古迹。原为明代建筑,清朝乾隆年间,群众募捐扩建宫堂。道光二十四年(1821),再集精工巧匠维修,宫宇依山而立。
汉朝初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自然领袖竹多同德智超群,为人厚道,民众一致推举他统管民族政务。后来竹的儿子,皆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汉武帝南征时,竹家父子晓明时务,为武帝统一大业和民族团结立下功勋。武帝赐印绶封竹家父子为夜郎。竹在任职中,正直无私,为民做了好事。当竹逝世后,群众怀其德政而立庙雕像祭祀。明朝(1463)郝皇统军南下平乱,走楚去粤、路过此地,袭用汉武帝的办法,敕竹多同为竹王,封三王子为三王,因此而建“三王宫”为其立传。
三王宫建筑古朴典雅,图案精美别致;门口的人和桥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约年,上为木质福桥结构,下为青石涵拱结构,吸收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博大精深。远近百姓乐到三王宫,平时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举行的庙会,更是热闹非凡。
◆◆◆◆
三江风俗
SangJiangFengSu
◆◆◆◆
送亲
2月10日正月初三,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送新娘“回门”的日子。当天,十余支送亲队伍约百人身着盛装,挑着红猪、酸鱼、糯米、酸鸭等传统贺礼,走村串寨将新娘送回娘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摄。
抢花炮
抢花炮是富禄三月三时最重要的活动,如小镇一样有着百年历史。
三月三又名“上巳节”,时间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所以又叫“元巳”。侗族在这一天要燃放花炮,所以又称花炮节。
花炮是侗族三月三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应是侗族的娱乐狂欢,在侗族居住的广西、贵州交界地区更盛行。每年在都柳江边的小镇富禄都要举行盛大的抢花炮活动。
坐妹
坐妹盛行于侗族地区北部。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坡上、树下对唱情歌。
走寨又称走姑娘,盛行于侗族地区南部。姑娘们结伴在屋中纺纱、做针线,客寨青年男子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
和里庙会
每年3月2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举行“三王宫”庙会,附近村屯上千名群众以盛装游行、跳多耶舞、芦笙踩堂、演侗戏等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吸引了上万游客前来体验。
三王宫是当地侗族群众祭祀夜郎王竹多同的3位儿子的大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讲款
“款”在侗语中的含义即法律条文,指的是侗族的民族法典。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便把法律条款用诗歌的形式在口头上保存下来,这样就把法律带进了文学领域。
侗族是一个精于诗歌艺术的民族,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一到侗族人民口中,竟变成了形象生动、优美动听的文学作品。
古时,“款”是侗族对外御敌,对内保持团结、维持社会安定和道德风尚的神圣法典。侗族“古款”中有关“款的根由”款词,曾有一些模糊残缺的记载,大意是:在远古的时候,舅王(母系社会的领袖)和汉王(父系社会的领袖)互相争斗,以箭对射,死人无数;他们在岩穴断事,三年不成,最后杀牛合款,立了十三款坪,订了“六面阴、六面阳”的款约(即侗族根本大款《六阴六阳》),社会才得以安宁下来。
芦笙踩堂
芦笙踩堂舞是侗族地区一般在节日庆时,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庆祝粮油丰收等表演。
◆◆◆◆
三江美食
SangJiangMeiShi
◆◆◆◆
油茶
三江县是广西柳州市最北面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的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习俗,特别以侗族、苗族为甚,如草苗一天至少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
油茶的制作方法
三江油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原料:茶叶(专用的油茶茶叶),油果,荫米,花生米
先把荫米用油炸成米花(最好用茶油),油炸花生米。然后就是煮茶水了。在锅里放少许茶油,烧热,放茶叶翻炒,烧半焦,放水煮沸,滤去茶叶,加上荫米,花生米,油果,葱花。喜欢吃咸的就加盐,甜的就加糖。这是最简单的。想要丰富点的就买点猪肝粉肠,烫点青菜。
吃油茶也有一套程式;第一回吃小半碗的油茶,只放些米花和花生;第二碗多加些佐料,还有五六碟酸菜、酸鱼、酸肉和牛肉巴之类供食用者送茶;第三、四碗主要是汤园或糍粑片,如来不及作汤园、糍粑,则用糯饭代替。第五碗多为甜品。这种高档正宗的油茶,一般都要吃够五小碗,主人才高兴,不然,主人以为自己打的油茶不好吃,客人才不领情。
三江禾花鲤
“禾花鲤”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
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
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
重阳酒
重阳酒是广西著名土特产,在三江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此酒采用祖传配方,古老工艺,选用三江桐乡独特气候条件下盛产的上等香糯甜酒曲与得天独厚的清纯山泉水,经精心酿造,长期贮藏地窖发酵而成。
重阳酒华南特产美酒,品质优越,用上等香糯米、甜酒曲、山泉水酿制而成,口感香甜纯厚,酒性温和,具有活血、养颜、强壮筋骨的功效。常饮能补血养颜,增强免疫,延年益寿。
明永历元年(顺治四年,公元年),传永历皇帝携公主南行巡视民情,途径三江县,驻于古宜镇,三江知县忙设宴款待,捧出珍酒献之。席间,永历皇帝轻呷一口,顿觉悟浑身清爽,劳困皆无,急问:“此为何酒,这般神奇?”知县答:“此乃本县重阳酒也,重阳酒在民间酿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工艺繁杂,窑藏于地底数年,故为极珍唉!”永历皇帝听后,传部下要来笔墨纸砚,当即命下诏书。尔后,重阳酒一直作为进贡朝廷的贡酒。三江特产鼓楼重阳酒传承千百年来历史酒文化精华,如今也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延年益寿之珍酒。
侗乡风味酸鱼
选用侗乡的自养的土猪、土鸭、河边鱼,经过一系列的侗乡特用腌制方法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从而制成侗乡特有的风味的肉食品;
几百年来,该类腌制品一直是侗乡人民用于招待贵宾的桌上佳肴!
三江紫血
紫血是三江的一道特色美食。将猪头皮猪心猪肝猪肚等猪杂,用小火烤熟(不能烤太老,刚熟或八成熟就好)、切薄片、加上捣碎的察喇、鱼腥草、淋上生猪血拌匀。
制作的关键之处在于一定要用刚杀的猪心里的血,这东西可是极品。一头猪的心就一个,那么多的猪血只能用这里面的,很难弄到啊!只有这样的猪血做紫血,吃了才不会拉肚子。紫血的口感是微腥、清甜,嫩!最重要的是刺激。
(注:紫血是三江人民特有的美食,一般人不知道的哦!)
百草汤
牛瘪(biě),又被称为“百草汤”,牛瘪和羊瘪,是三江非常奇特的一种食品,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称之为“黑暗料理”。实际是卫生、科学、可口的菜肴。
它是在宰杀牛羊时,将其胃液取出并过滤干净,在烹制牛羊肉将熟时,放入适量。烹制好的牛瘪和羊瘪是黄绿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
“牛瘪”的制作工序复杂,将牛羊宰杀后取其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煮沸,文火慢熬,将液体表面的泡沫及杂质除掉,过滤回锅加入食盐、葱蒜、辣椒即成。可以将牛肉放汤中一起煮食,也可以“牛瘪”作盐碟,用煮熟的牛肉蘸着吃。
(注:百草汤虽然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味道十分奇特,是侗乡一种很古朴的美食。大胆的朋友们一定要尝试一次。)
-完-
亲爱的!
如果你觉得小编写得很不错!
那一定要给人家一个大大的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