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海贝的故事
——在海贝遇见最好的自己
编者按:这期的《矢车菊周刊》,我们会在海贝人的故事中遇见,遇见一段曼妙和谐的时光。海贝人的故事温情脉脉,海贝人的故事真挚感人,不需要润色,就自带光环。
??????????
岁月留在学生底片上的,依旧清晰的,是教师的生命样式。学生对教师的怀念,其实是在怀念教师的生命样式。师生相处、生命样式,不是可以“装”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可以短时间内打造或突破的东西。但对教育来说,却是最内在、最本质的体现。
一列承载孩子梦想的小火车
走进海贝校园,你会看到一列绿色的“海贝号”小火车。车厢外标注着“海贝—北京”、“海贝—香港”、“海贝—伦敦”、“海贝—纽约”、“海贝—开普敦”,每节车厢都充分体现了各个城市的独特风格,并陈列着五彩斑斓的书籍、艺术作品,及孩子们的绘画工具。
这是一列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尊重的小火车,也述说着黄海燕校长和孩子们的一段难忘故事。
年,一群孩子兴冲冲地来到黄校长的办公室,嚷嚷着:“操場的围墙边太空旷啦……”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这时有个小男孩說:“黄校长,给我们建一列小火車吧,就建在围墙那里。”黄校长问他:“为什么想到要建小火车呢?”他说:“我希望可以在小火车里上课呀!因为我读了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书中学校的教室是由六辆电车改成的,校名叫‘巴学园’。在我心目中,海贝就是巴学园,黄校长就是书中的小林校长……”
孩子的话瞬间触动了黄校长,“这是一个有美丽梦想的孩子,简单而纯粹”。于是,她当场答应在海贝建一列小火车,并邀请小男孩在火车建成时与自己一起参加剪彩仪式。
海贝
小火车的建造虽然花了几百万元钱,但这是一名校长对孩子的承诺和希望,她希望海贝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那个聪明活泼、善良顽皮的小豆豆,希望海贝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巴学园”里尊重着、爱着、理解着、信任着孩子们的老师,也希望自己是孩子们心中的小林校长,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去理解、尊重小豆豆,
“海贝号”小火车建成的那一天,阳光暖暖的,风儿柔柔的,绿色的车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美丽,全校师生、家长共同见证了它的启动。平时不爱修饰自己的小男孩这天特意穿上了一套笔挺的小西装,与黄校长一起剪彩,并第一个荣幸地登上了“海贝号”。
那天阳光如水,温柔地包裹着小火车,那光辉仿佛永远在闪耀。小男孩的梦,海贝孩子的梦,从“海贝号”又一次启航!
其实小男孩刚上一年级时特別调皮,下课总是不遵守规则,喜欢和同学打闹。在老师眼里就是一个不爱交作业,喜欢捣蛋的学生,还被学校记了过,要求他回家反省。
对许多教师和家长来说,有些问题孩子仿佛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人,既淘气捣蛋、又让人无法理喻,甚至让人束手无策。但幸运的是,小男孩遇见了海贝,遇见了一直致力于学校改革和创新的黄海燕校长,一位温暖有爱的好校长,遇见了一个为自己孩子的发展去改变自己的妈妈,因此男孩子也奇迹般地发生了改变。
他的改变给我们的带来了启示,我们到底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作为校长、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被我们称为问题儿童的孩子?
海贝教育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如今男孩在海贝读到六年级了,在海贝教育温润土壤的滋养下,他已蜕变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四年来,我们常常看见小男孩在小火车上读书、绘画、写作,他爱上了阅读、朗诵。由于书读得越来越多,他的眼里有了一番天地,一番气象。他情感世界非常丰富,表达能力超强,因此经常担任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
孩子的心灵就是这样的简单、纯洁和美好,你为他种下一粒种子,他就会还你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因为海贝孩子在不同花期的绽放,才把今天的海贝教育点缀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在海贝,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包容与尊重。黄校长是一个懂得孩子的了不起的教育家。她一直主张让孩子站立于学校的中心,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用爱、公平和尊重引导孩子,而不是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看成问题儿童。这就是海贝校长那一份浓浓的教育情怀,也是海贝教育的共同信仰,它发生在每一个普通的海贝的日常。
??????????
最好的成长在海贝
海贝中英文小学教师王莉亚
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于万千学校中,我遇见了海贝。
当时,还是一个要捧“铁饭碗”的择业时代,于我而言,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我,要选择私立学校,还有些踌躇和犹豫。
那是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我们一群应届毕业生,等待校长面试。焦虑和期待,让空气变得有些凝重。这时,走出一位时髦的中年女性,她面带微笑,妆容精致。她用明亮又温和的嗓音介绍起海贝。初次遇见,她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将亲切与随和带给在场的每个人。她就是海贝教育创始人,黄海燕校长。她说:“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把海贝教育打造成为云南最好的,甚至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欢迎优秀的你加入海贝大家庭,在海贝,你会遇见最好的自己。”就是这句简单而朴素的话,深深打动了我。是怎样的一个校长,愿意为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付诸生命的全部?是怎样的一个学校,会有如此真挚而纯粹的教育理念?后来,我知道,打动我的不是这句话本身,而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她那充满善意和尊重的双眼,目光中写满的全是信任。她对教育的情怀与远见,点燃了我内心的最初的教育梦想。一场特别的面试,让未来可期,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贝。
一路走来,是海贝这个广阔的平台,是海贝这块教育的沃土,给予了我最刻骨铭心的磨砺与成长,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在这,我遇到了第一届学生,遇到了一个特殊男孩。
与所有天真、善良的孩子不一样,他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心算四位数乘法,一年级就能脱口而出。遗憾的是,他的世界无法走入其他人和事,关闭的心门让他无法与正常人交往。专注的目光,永远只为数字游戏而高兴,他无法准确听懂老师的指令。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我非常着急,我总抱怨学校怎么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孩子给我。
果然,一开始带班,我眼中装着的全是学生的成绩,分数、规则、纪律……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一切按部就班进行。后来逐渐发现,这个男孩,他没有朋友,不举手发言,从不听课,沉浸在自己世界。写作文,只开个头,就一直罗列数字,甚至可以从1写到。面对这样一个完全跟不上步调的孩子,我着急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一次,他在操场不小心被高年级同学撞到了,不善言辞的他,被逼着道歉。不能控制情绪的他,发疯似的跑回教室里推翻所有的桌子,朝另一个无辜的小女孩猛推过去……我拼命制止他,可语言是无法平息他歇斯底里的行动。我用整个手臂和身体,紧紧抱住他,告诉他没事,没事,我们先安静下来。突然,他对着我的手臂狠狠咬了一口,挣脱了出去。直到英语和数学两位老师赶来,抱住他,一切才平复下来。我的手臂留下了他深深的牙印,他的妈妈急忙赶来学校道歉。在与她的深入交谈中我得知,孩子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已经延迟了一年入学。她湿润了眼眶,含着泪水对我说:“王老师,你还年轻,不懂一位母亲的痛苦。作业我会一遍遍教他,学校的规矩我会让他一遍遍背下,可是,被别人误会和欺负时,不知道如何表达,没有朋友的他,长大了该怎么办?……我们十分赞赏海贝‘尊重、赏识、关爱’的教育理念,也知道只有海贝才会接纳我的孩子,只有海贝才能给他正常、完整的童年,老师们一定有办法能做到的,对吗?”当时,这位母亲充满期待,甚至是央求的眼神,我一直难以忘怀。也只有我知道,那样一个饱受别人歧视、冷眼和嘲笑的孩子,多么可怜!对他,我没有任何责怪。
我开始查阅和翻看许多与自闭症相关教育案例,书籍,用一切他可能接受的方式与他沟通。那也是我第一次不再用空泛的说教,去标榜海贝的教育理念,而是认真思考与践行“尊重、赏识、关爱”这六个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身为海贝教师,我们的确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我们的教育方式、评价标准,的确可以有别于其它学校。“爱”就是改变这一切的动力源。我和副班主任耐心地接纳他的一切,带着班里的孩子接纳他的一切。学习上没有奚落和嘲笑,生活中,主动帮助他做正确每一件小事,大家都积极主动与他沟通,照顾他的“两餐两点”。渐渐地,班里没有了异样的眼光和声音,夏令营,艺术大课堂,才艺小舞台,运动会……他没有落下一次班级活动,我们牵着他的手,一起走过了六年快乐的小学生活。我们更欣赏他的与众不同,给予他“神算子”、“数学小天才”的称号,他也常常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和欣慰。后来,他顺利毕业。她的妈妈在毕业感言里写到:感恩海贝,让我的孩子拥有了一段完整、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庆幸,在海贝遇到了这个不一样的男孩,是他,历练了我的班主任成长之路,让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是他,让我对“尊重、赏识、关爱”的教育信念,如此笃定!如果没有这场生命中的遇见,没有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磨砺,我永远不能真切体会“关爱每一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尊重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教育真谛!
作者王莉亚简介:
西南师大,教育学学士。小学一级教师。海贝中英文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现担任三年级年级组长。
昆明市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优秀教师,曾获昆明市小学语文苏教版录相课大赛一等奖。昆明市小语团队专项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曾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课题组组长。全国协作区说课大赛,一等奖。在《德育报》、《小学生拼音报》等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论文,在《语文报》以及省级写作比赛中,指导学生习作,多次获得金奖,参加全国各类论文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校内教师的故事讲述和演讲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从教十五年,奉行“尊重、理解、赏识、关爱”的教育理念,践行“语文味”、“书卷味”、“人情味”的语文教育观,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一段美好的阅读之旅,在书香中浸润、成长。努力成为孩子们的光源,温暖和照亮他们的童年!
??????????
遇见彼岸的芬芳
海贝中英文小学教师娄佳
人生很多况味,要到了宁静的心境,才会去慢慢品味和珍惜。此岸彼岸,我们都是摆渡其间的舵手:时光不语,踏径而去。那在彼岸遇见的一路芬芳似乎印证着我内心最深处的探寻。
流年似水,匆匆又匆匆,尚不及察觉,时光已然到了初春。正所谓“临春风而思飞扬”,春天总是浪漫的。站在诗意的春天里,看天末的晚霞照进静谧而又典雅的校园,黄铜色的斜阳,渐次铺满古朴的钟楼,童话城堡似的教学楼以至校园花径。风,轻轻吹动,将校园里的格桑花、玛格丽特和不知名的野花混合着特别的青草味,揉捻成一阵阵隐隐的芬芳四散而去。我独自漫步在宁静而温暖的校园里,感受着风吹叶落的轮换,任思绪悠然。内心深处涌起一阵阵莫名的感动。
这是到海贝的第六个年头,相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似乎并不算久,然而却让我真真切切地体味到“人生常有波澜起伏,而命运总是峰回路转”的况味,人生的相聚与别离,欣喜与伤悲,无助与温暖,精彩与感动,都在这里得到见证与安放。
记得13年研究生毕业,初出校门的我,青春年少,挥斥方遒,不谙世事,怀着满腔热情和理想与执着,一心渴望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实现梦想的归属。当时我的很多同学苦于找不到伯乐万分沮丧,我竟然很快就被幸运女神眷顾:电台、昆明八中、海贝,同时给我发来录取通知,真是让我喜出望外。然而不幸的是当幸运突如其来,人常常不知道该怎样选择,当主播是我儿时的梦想,八中是名校,有我最爱的老师和最美的回忆,海贝?现在想来,那时于我并不算了解,也并没有太多的渊源,可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新奇与神秘,深深地吸引着我。正当我无比纠结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来,听筒里传来了李校长温暖的声音:“娄佳,明天能到学校来吗?黄校长想见见你。”“好的,好的。李校长,我明天准时到。谢谢您。”挂了电话,我内心十分忐忑,海贝的校长我都见过:唐校长优雅博学,李校长亲切睿智。唯独海贝的这位创始人黄校长我没有见过。初次见她真让我出乎意料,几乎颠覆了我脑海中对一校之长的所有印象:一身宝蓝色的连衣裙,束腰的设计,搭配一根深红色细腰带,优雅的英伦风,将她的时尚与气质显露无疑。微烫的卷发,自然的披在肩上,清风一过,发梢散发出迷人的香水味,光是背影就很有魅力!当她转过身,那亲切而又深邃迷人的眼神仿佛一时间可以洞悉人心,她招呼我坐下,吃茶。我太紧张,只记得她深情地对我讲述海贝的历史,她璀璨的人生经历,她的教育理想......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以至惊叹!只记得我第一次在一位校长的办公室里看见精致的芭比和芬芳的玫瑰。只记得第一次和一位校长喝了一回纯正的英式下午茶。临走时黄校长深深地拥抱了我,她说:“每一位老师对于海贝都很重要。”我鼻子一酸,热泪盈眶,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位年轻老师竟然会得到如此的礼遇和尊重。我当时想无论如何我都要到海贝来,因为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在海贝我找到了答案。现在想来,一往无前地选择海贝,我是被黄校长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和征服了!对,没错,这种人格魅力正是海贝的灵魂所在。
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海贝人,我在艺术大课堂和海贝十年校庆活动的舞台上过了主持的瘾,领略了海贝老师和海贝少年的才华横溢;在第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最疼我的外公去世,我初次尝到生离死别的滋味,是李校长温暖的拥抱安慰了我;那年我失恋了,没有告诉谁,痛苦不言而喻,却意外得到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第一次磨课的锤炼,是唐校长陪伴和帮助我经历并度过种种无法言喻的艰辛;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我的腿受伤,只能艰难地拄拐来上课,是孩子们依赖的眼神和稚嫩的爱温暖了我,就在我感到无助的时候,黄校长的问候和关怀鼓励了我.......我把孩子们的早读课带到了海贝独有的校车上,让这里成为了一个有趣的阅读流动站.........经过四年的时光,这些经历渐渐沉淀成为我生命的底色,寻着流光的印记,我慢慢开始遇见自己喜欢的样子。我相信:一个人与一个地方是有缘份的,一个地方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渗透到他的血液、骨骼里,那里的气息、风格,会与他一起生长,让他带有强烈的、独特的味道,性情自然而就。海贝正以她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她是我最终向往的彼岸,在这里我将寻找到一路芬芳……
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憧憬,憧憬着一份美好的未来,与你相拥在花雨飘飞的时节。
作者娄佳简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年10月入职,至今从教近六年,现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昆明市教坛新秀,昆明市“小语团队专项竞赛”荣获诵读比赛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西山区优秀班主任”。云南省小学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历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真语文”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大赛,荣获古诗词默写板书大赛一等奖,古代优秀传统故事讲述二等奖。
征文启事
亲爱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们:
为展现海贝人践行优质教育的理念、思想和精神,及在追求教育幸福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记录孩子生命里一次次花开的瞬间,我校将举办“我和海贝的故事——在海贝遇见更好的自己”征文活动。
一、征文对象:
海贝学生、家长和教师。
二、征文主题:
我和海贝的故事——在海贝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征文要求:
1.根据自己对学校教育理念或家庭教育理念的思考和实践,以生命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形式及文体不限(小说除外),需附上与文字相关的照片。
2.作品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在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和生活细节中,显现其内涵和意义。
3.教师、家长投稿文字篇幅0-字为宜;学生投稿文字篇幅—字为宜。
4.需在文章标题下注明作者姓名、校区、班级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字以内)及个人生活美照,。
三、投稿报送要求:
投稿作品需于年3月24日24点前发送至电子邮箱
qq.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