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亚非大陆的十字路口埃及

披星独行简介

披星独行,福州某建筑设计院结构工程师,爱好摄影、旅行,平时喜欢旅行(把旅行的美好回忆用照片记在游记里)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大家。作者其它游记如下:行走在亚非大陆的十字路口——埃及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房屋的窗户外晾着衣服,偶尔会有阿拉伯妇女带着几个孩子从楼里鱼贯而出……原来这些房子是有人住的……这就是埃及的“烂尾楼”,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因为埃及政府允许土地私有化,许多人购买土地后就可以请施工队或者自己亲手建造住房。一般来说,埃及家庭子女繁多,孩子长大成家后可在现有的住房上加盖一层。子女越多,加盖的楼房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楼房屋顶是钢筋水泥外露的——它们在等待不断加高……

开罗

吉萨金字塔

及吉萨金字塔是一个群体的总称,吉萨金字塔中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皇帝胡夫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和门卡乌拉金字塔(Menkaura)在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建造的。埃及吉萨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们耸立在尼罗河两岸的沙漠之上,在离当时的首都孟菲斯(Menphis)不远的吉萨(Giza)建造,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胡夫金字塔高.6m,底边长.35m;哈夫拉金字塔高.5m,底边长.25m;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04m。在这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用多万块巨石砌成。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地面斜坡往上拖运,然后在金字塔周围以一种脚手架的方式层层堆砌。金字塔的旁边还有一些皇族和贵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长方形台式陵墓。最初铺盖金字塔的外层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块几乎全部消失。如今见到的是下面淡黄色的石灰大石块,显露出其内部结构。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从甬道进去,墓室顶上分层架着几块几十吨重的大石块。尼罗河每年泛滥,淹没田野达3-4个月。农民和劳工们无法种地,于是他们找到了建造陵墓的工作,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这应该就是木乃伊最合理的解释。吉萨的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猎户座的腰(TheBeltofOrion)排列,而以尼罗河作为银河。猎户座对埃及人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们相信神是住在猎户座,亦即天堂所在。金字塔都是正方位的,但互以对角线相接。在哈夫拉金字塔祭祀厅堂的门厅旁边的狮身人面像,它的写实性和金字塔的抽象性对比,使整个建筑群富有变化,也更完整了。古夫王金字塔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误差少于1度。虽然以观星来测定方位,但以肉眼可以令误差少于1度。由于埃及人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影响,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像每天于东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

吉萨金字塔

来参观的埃及女学生,很喜欢找外国人一起照相。

吉萨金字塔

埃镑的门票大致相当于人民币45元,比我大天朝那些5A风景区门票可是便宜多了。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5米高的哈夫拉金字塔是埃及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的陵墓。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哈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哈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年,哈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1年7月重新开放。

哈夫拉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底边减短为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5米,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体积约万立方米,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块,平均每块重2.5吨,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真是十分难解的谜。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

埃及人和印度人一样,很喜欢拉外国人一起合影或者叫你帮他们照相。

吉萨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

门卡乌拉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小的多。除此之外,它的基部建筑全部用的花岗岩。这种努力可能是因为国王的早逝而停止。

蒙卡拉金字塔

蒙卡拉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sphinx),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年,哈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像,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围项圈。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不见踪影,圣蛇浮雕于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雕像下掘出,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胡子脱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现已归还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损了一大块,据说是拿破仑士兵侵略埃及时打掉的,实为讹传,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纪伊斯兰苏菲派教徒砸掉的。历经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已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胸部腐蚀的尤其厉害。年10月,石像左后腿塌方,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窿。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重达0公斤。

狮身人面像

看来埃及也有和中国人一样扔钱许愿的习俗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途经一家中餐馆

开罗

开罗的公交车站

开罗

开罗

开罗

开罗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位于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是一座具有多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藏有埃及考古发现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这里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6.3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广为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在19世纪末,法国的埃及学专家巴莎提出兴建法老艺术作品宫殿时,埃及的国王应允了。宫殿很快建了起来,但建起来的却不是宫殿,而是一座博物馆,巨大而浩瀚。虽历经迁移,虽历经岁月,百年之后的博物馆却依然灿然于世,一如当初。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一到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它建筑精细的拱门,门的一侧有一个持纸莎草(古埃及书写的材料)法老浮雕,另一侧有一个持莲花的法老浮雕,纸莎草和莲花是古埃及南方与北方(上、下埃及)的象征,两尊浮雕合置于此,寓意国家的统一。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购买了埃镑的博物馆门票进馆是不给拍照的,如果你想携带相机或者手机进入拍摄,需要另行购买50埃镑的相机票才可以拍照。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的一层主要展示古埃及的一般文物,陈列室主要有:古王国陈列室、新王国陈列室、阿尔马纳陈列室,其以年代的先后而划分为新王国、中王国、古王国三大组成部分,文物依各自所在年代而被分门别类。如果想细细的玩味,需要充裕的时间的。其数量之庞大,其种类之繁多,令人啧然。

埃及国家博物馆

上图雕像为拉美西斯二世,头戴着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双冠。公元前年,塞特希一世之子、25岁的拉美西斯二世(阿蒙之爱)登上了埃及宝座。他有着无比辉煌的未来,将为他赢得“拉美西斯大帝”的称号,其一生中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他的尊严和没有节制。他是埃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67年),有八位夫人,一百多个儿子,他的名字与许多史诗般的战役联系在一起。他修建的神庙和纪念性建筑比其它任何法老都多。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他的形象,体积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著名的玄武岩石碑,铭文以三种文字刻成。被称之为圣书字,这块是复制品,真品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放法老内脏的微型石棺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这尊黑色闪长岩塑像是法老哈夫拉的半人半神像。他是胡夫的异母兄弟和继承人。法老端坐在宝座上,右手握拳。宝座前面雕饰着法老所统治的两块土地的象征:下埃及和荷花和上埃及的纸莎草交织在一起。哈夫拉的颈项后面有一只小隼,象征着霍鲁斯神。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重要的符号——生命的钥匙

埃及国家博物馆

世界上最平等的法老与王后雕像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门图霍台普一世灰色砂岩彩绘塑像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坐在博物馆里写生的女学生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无数杰出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王后的这尊出色的石灰岩彩塑头像,它从前是巴哈瑞修道院中一尊塑像的一部分,这位王后的面容被描绘成奥斯里斯神的模样,线条分明,精致细腻。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最为珍贵的文物则存放于博物馆二楼,依主题而划区进行展出。有图坦卡门的珍宝、动物木乃伊陈列室、中王国模型室、皇家木乃伊陈列室。在众多的展厅之中,以图坦卡蒙墓展厅最为令人驻足。

埃及国家博物馆

在古埃及人日常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纸莎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是灯心草的一种,其杆高可达二到五米,顶端是一大朵花序,形状类似向日葵。从杆茎中提取出的白色海绵状髓质被切成一条条小薄片,边靠边地摊在一块木板上。在这一层薄片上,人们再竖着叠放另一层薄片,将它们浸湿,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曝晒。这样人们就得到了一张纸,再对其进行压制和刮削,以便使纸张更薄。把一张张纸页粘连在一起,形成一条长纸带。人们把纸带卷起来,在纸上整齐地分栏书写。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是图坦阿蒙墓出土的珍宝,包括人形金棺、金樽室、金御座、王后金冠及其他王室用具。图坦阿蒙金棺是用磅纯金制成,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致、最伟大的金制品。年轻的图坦阿蒙王在18岁时死去,用三层棺匣来装殓王身。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馆藏有最内层和最外层的棺匣。金棺金制,彩漆,雕刻细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坦卡蒙厅不允许拍照,里面陈列有余件出土文物。其中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尤其是"黄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打造,镶满红宝石,额上还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这些光辉灿烂的金制品,是古代埃及财产的丰富和法老权力巨大的充分体现。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也在博物馆二楼展出。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十几具木乃伊在法老木乃伊展厅展出。曾经的君临天下,曾经的倾国佳人,在现在却只是一具具裹着层层米黄色亚麻布的干尸了,他们躺在玻璃罩里,双臂蜷曲在胸前,安静而神秘。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造型典雅的大理石匣,它们是货真价实的微型石棺,里面保存着法老的内脏,四个分格的盖子上塑着法老的面容。

埃及国家博物馆

阿努比斯神卧在一顶神庙塔门形状的镀金轿子上

埃及国家博物馆

19世纪,当图坦卡蒙陵墓的前室被霍华德卡特打开之时,室内计有七百多件物品,其中大多数都是金光灿灿的精美艺术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对王室风范的塑像,二人手握狼牙棒和长棍,头戴镀金青铜眼镜蛇王冠,并按照古埃及贵族雕塑的模式左脚在前,为君主的长眠站岗放哨。它们代表法老的“卡”,即另一个他,他脱离了他的尸体,随着他一起前往另一个世界。之后是三张巨大的墓床,还有一个构思精巧的华美祭壇,一个全镀金木雕小祭壇和一个雅致的小箱子,箱面饰有毛粉底胶画颜料。箱盖上是精美的狩猎场景,侧面则是设计出来的战争场面。整件物品细致精美,巧夺天工。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馆中还展出有许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种木制、皮革制和麦秆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纺织机模型,犁、锄、镰等农具,棍棒、投掷器、斧、弓、箭等武器,竖琴、七弦琴、横笛、鼓等乐器,水平器、笔、调色板等文化用品。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坦卡阿蒙御座也是金光闪闪,座椅的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的狮子头,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御座的靠背是一幅王室家庭生活的画面:在阳光照耀下,王后含情脉脉地抚摸御座上的国王,二人目光相对,和美温馨。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开罗塔

尼罗河将开罗分成了两个部分,穿过开罗市区的河段上有四座小岛,其中两座岛有人居住。在最大的岛屿扎马利克岛上有许多国际大饭店和重要建筑,包括著名的开罗塔。开罗塔仿照上埃及的象征物--莲花所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米,相当于60层高楼,为开罗的千塔之冠,由已故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奠基,于年4月1日建成开放,在入口处上方镶有一只高8米,宽5米的铜鹰,这是埃及共和国的标志。

开罗

开罗

2.23开罗——红海

开罗海峡酒店俱乐部

第二天早晨酒店餐厅用餐,餐厅名称竟然叫ISIS,不过此ISIS非伊斯兰国那个ISIS,而是埃及的ISIS——伊西斯女神。

开罗海峡酒店俱乐部

早餐后继续前往开罗老城区

开罗

途经死人城

开罗

三月份埃及总统大选,满大街都是竞选宣传标语

MosqueofAmrIbnEl-Aas

先来到阿尔米尔清真寺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阿訇,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阿訇是经数年伊斯兰教育与培训,通熟《古兰经》与圣训,精通伊斯兰的种种法律与法规,并具备《古兰经》与圣训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劝善戒恶,品德高尚的穆斯林。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MosqueofAmrIbnEl-Aas

开罗

开罗

阿布希加-圣塞格鲁斯及酒神巴格斯教堂

开罗

开罗

开罗

悬空教堂(ElMuallaqa),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悬空教堂得名于其独特的位置,位于开罗科普特老城中巴比伦要塞入口的上方。进入教堂需要攀登29级台阶,因此早期来到开罗的旅行者戏称它是"楼梯教堂"。由于目前的地面已经比罗马时代抬高了6米,因此罗曼塔楼大部分被埋在地下,减少了教堂不少的视觉冲击力。十九世纪的双钟楼立面,位于铁门内一个狭窄的庭院内。登上台阶,通过入口后是又一个小庭院,通往11世纪的外门廊。

悬空教堂

开罗

地铁站

开罗

开罗

发现我大天朝的奇瑞

开罗

开罗

开罗

导游阿米尔AmirAbdelhamid

开罗

开罗

开罗

香精店

开罗

开罗

纸莎草画店

开罗

开罗

开罗

开罗

开罗

正值午时礼拜时间,大伙儿虔诚地跪在清真寺门口

开罗

礼拜结束,人群散去

前往红海

午餐结束前往红海的赫尔格达城(Hurghada),在撒哈拉沙漠中穿行六个半小时。

开罗

红海

红海

服务区休息,20埃镑一根雪糕下肚,牙竟然莫名其妙掉了一个

红海

红海

一边红海,一边撒哈拉沙漠,到处都是石油钻井平台和风力发电场

红海

红海

红海

晚上7点半抵达赫尔格达。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酒店太大,大堂走到房间走了十几分钟。只有大堂有WIFI信号可以上网,房间没有WIFI信号,很多人坐在大堂上网。我在国内买的埃及电话卡,不知道何原因,仅用了两天就再也上不了网了,短信也全是阿拉伯语,完全搞不明白。还好,全球通漫游的中国移动发来短信,埃及上网包天不限流量30元/天,一带一路国家上网不限流量78元/3天,遂开始使用国际漫游数据上网功能了。

2.24红海

赫尔格达整个城市沿着红海呈现狭长的一条,这里的休闲渡假酒店,无论是三星还是五星都大致一样,最前面是酒店大堂,然后是游泳池、体闲场地、自助餐厅,紧接着是花丛绿树中建设不超过五层的客房,最后面就是酒店的精华:独享的红海海滨。宾馆海滨沙滩上铺满了休闲的床铺,遮阳的大伞林立,游客可以在这里优闲地看书、发呆或者闭目养神。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SerenityFunCityResort

红海出海

赫尔格达不愧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与之相伴的红海,更增加了她的魅力,灿烂的阳光、细软的沙滩、翠绿的椰枣树、墨蓝色的海水等,构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乘坐酒店的中巴车前往码头,登上游艇。说是游艇,外观和电影里的游艇确实没有两样,但内饰就没那么豪华了。

红海

红海的颜色显得很深,比碧蓝还要深,海水像泼墨的油画透出无穷诱人的魅力。

红海

红海

红海

成群的海鸥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船长是个海钓高手,下勾不一会儿就上来一条

红海

再下勾又上来一条

红海

红海

红海

海鸥满天飞

红海

红海

红海

天堂岛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下海喽

红海

红海

红海

游艇停在一个保护区,到处都是稀有品种甚至从来没见过的鱼类

红海

红海

换小艇准备登陆沙滩

红海

红海

红海

红海

小艇冲上沙滩,船夫搬来一个搭了木板的金属架子,帮我们下船。四周都是坐满游客的小艇,像诺曼底登陆一样,一个接一个冲上海岸。

红海

红海

红海

在船上午餐后回程,海水颜色变的更加深蓝

红海

到了中午做礼拜的时间,阿米尔拿了块毯子在做礼拜“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致仁致慈的主,掌管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礼拜有以下几个动作形成,站立—鞠躬—叩头,一鞠躬两叩头即为一拜,两拜之后以一坐为间隔。1、全世界的穆斯林都要朝向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克尔拜”(古清真寺遗址)做礼拜。2、具备条件的都要到清真寺礼拜。特别是主麻的的聚礼和大、小开斋节的会礼都应到清真寺。3、不能去清真寺的,日常到了时辰可以就地在工作场所或家里礼拜。礼拜的场地要洁净,特别是礼拜者面前不能有人或肖像、动物及其他物品,以避免拜物教的嫌疑。4、旅途上的人可以在交通工具上礼拜。5、太阳正升起、正午和太阳正落时不能礼拜,原因是为了避免拜日教的嫌疑。五时拜:即每天五个时间段的礼拜。五时拜总计32拜,即32个鞠躬、64个叩头、个“太克必雷儿”(即口诵“真主至大”)。五时拜按时间段分为:晨礼4拜、晌礼10拜、晡礼4拜、昏礼5拜、宵礼9拜。晨礼(邦搭)—从拂晓到日出期间礼拜;晌礼(撇失尼)---从中午12:15起至日偏西期间礼拜;晡礼(底盖雷儿)----晌礼结束起至太阳落期间礼拜;昏礼(沙目)---太阳落至红霞消失期间礼拜;宵礼(胡夫滩)---由晚霞消失起至次日东方亮期间礼拜。

红海

红海

红海

不同区域的海域在阳光照射下的颜色各有不同:深蓝、海蓝、翠绿……

撒哈拉沙漠

看不懂的警示牌

撒哈拉沙漠

沙漠里随便一个通信基站都有院子,四角均有岗楼以及持AK的军警。

SerenityFunCityResort

车辆进入酒店大门,看看保安手上拿的什么,竟然拿着一个排爆的炸弹探测仪在车底盘绕了一圈,生怕汽车炸弹,安保措施做的是相当到位,同时也说明了局势的紧张……

SerenityFunCityResort

撒哈拉沙漠冲沙

午后前往撒哈拉沙漠深处冲沙,从酒店大门开始,路上再次经过各种检查岗哨。

SerenityFunCityResort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红海

撒哈拉沙漠

沙漠冲沙也许是这次多姿多彩的埃及之旅中最值得回味的活动。载我们去冲沙的车是三辆大号的4驱丰田陆巡,司机要我们系紧保险带,并叮嘱我们拉好把手,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后来才知道,这太有必要了。

撒哈拉沙漠

刺激之旅从吉普驶离公路冲向茫茫大漠开始,70码的时速,在高速上感觉很慢,但在崎岖不平的沙漠戈壁中,你会觉得车子如飞一般,如同坐上了一列飞驰的过山车,又如同身处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上。当吉普冲过一个小沙丘,四轮离开地面,那种瞬间失重的感觉,会让你觉得五脏六腑似乎都已涌到了喉咙口,而落地时的剧烈震动又会让你眼冒金星。司机的驾驶水平绝对有专业水准,当他在大沙丘上来回冲刺时,我甚至觉得这车要翻了,但是转眼车又如履平地了。我们越是尖叫,这司机就开得越嗨,要是想让他开的平稳一些,立刻奉上我大天朝的“清凉油”。三部吉普带出的漫天沙尘,如同是张牙舞爪的黄色长龙。身后是扬起的滚滚黄沙,耳边是司机放的阿拉伯节奏音乐,恍惚中,我仿佛进入了某场电影的桥段:是在逃避后面匪帮的紧追不舍?此时,如果边上应景地再来上几个骑着骆驼、举着枪、打着呼哨的匪徒,就完美了。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滑沙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沙丘,虽然没有多高,但是一脚深一脚浅地爬上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站在沙丘的顶上,极目远眺,这里并不是一望无垠的黄沙,大大小小红褐色的沙丘星罗棋布,没有看到任何动植物,一片苍茫。从沙丘顶顺着斜坡一路滑到坡底,沙子已经被太阳晒热,即使隔着衣裤也有灼热的感觉。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降龙十八掌,走你……

撒哈拉沙漠

来到当地土著居民贝都因人的村落,这里的人们基本还保持着原生态,很淳朴。贝都因人(Bedouins),是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贝都因人均使用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文。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期间,贝都因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贝都因部落流动性大,游牧距离远,因而许多阿拉伯国家的人口统计数字不包括他们。年统计约为万人,其中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的人数最多,大多数是畜牧者,冬季多雨时游牧到沙漠,夏季干旱时返回已耕作的地区。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贝都因人靠饲养骆驼为生,骆驼对贝都因人至为重要,故贝都因人又喜欢自称驼民。"没有骆驼,就不能设想沙漠可以居住的地方。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罪金、赌博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对于贝都因人,骆驼一身都是宝:驼乳可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皮可以做衣服,驼毛可以做帐篷,驼粪可以做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贝都因人习惯居住毛毡帐篷,帐篷里用布或毡子隔开,男女分居。贝都因人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吃过贝都因人用骆驼粪烤的面饼后,就去骑骆驼。骑如此大型的动物,本以为骆驼是很温顺的动物,应该很好骑,但当身体随着它的步伐晃动时,总感觉没抓紧就会摔下来。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阿拉伯水烟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山上坐着两个贝都因人,都不知道怎么爬上去的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人饮用水的水井,在沙漠中打井不是件容易的事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贝都因部落

夕阳西下,来到营地边吃晚餐边看阿拉伯人的旋转舞和肚皮舞表演

贝都因部落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没有一丝污染,所以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夜晚可以看到平常在城市中看不到的浩瀚星空,营地里还架起了高倍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坑面。

2.25红海——卢克索

清晨起床,酒店打包早餐,又开始新的一天的长途拉练,前往卢克索,途观红海日出。

红海

卢克索

途经一服务区休息休息时,看见一吉利帝豪,司机看我在拍他,他开至我身边放下车窗,朝我竖起大姆指说了句“Chinagood!”

卢克索

公路上几公里就是一检查站

卢克索

卢克索

终于穿出沙漠,见到绿洲,沿着尼罗河畔前行,河的两边都是村庄,依旧是每几公里就一检查站,几十公里就一带装甲车的步兵营。

卢克索

卢克索

卢克索

村庄里最好的建筑肯定都是清真寺

卢克索

卢克索

尼罗河上,几公里就有一座小桥,小桥的另一端就是一座村庄,桥头都有穿着阿拉伯长衫的民兵持长枪把守。

卢克索

卢克索

又见我大天朝的BYD

卢克索

卡尔耐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经过一上午四个半小时的长途拉练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卢克索。卢克索(Luxor),埃及古都,位于南部尼罗河东岸,开罗以南公里(属于上埃及),南距阿斯旺约公里。卢克索始建于公元前14世纪,著名景点包括帝王谷、卢克索神庙及孟农巨像等。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已有年的历史,建筑宏伟,现在的遗迹包括有巨型的石像、浮雕及壁画等。卢克索位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到新王国十八王朝,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跨尼罗河中游两岸。当时的底比斯人烟稠密、广厦万千,城门就有一百座,荷马史诗中把这里称为"百门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在近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从这颗"上埃及的珍珠"发号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辉煌的巅峰,领土南接苏丹、北达叙利亚,成为地跨东地中海地区北非、西亚的第一强国。此间法老们不断扩展他们的版图,并建造了无数的神庙与庞大的墓群。公元前88年被毁。古埃及帝国维持了多年,历代国王、法老在底比斯兴建了无数的神庙、宫殿和陵墓。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昔日宏伟的殿堂庙宇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但人们依然还是能够从中想见它们当年的雄姿,它们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展的见证。据考古学家估计,约有座古墓散布在卢克索地区,仅尼罗河西岸著名的"帝王谷"就有64座帝王陵墓,现有17所对外开放。陵墓的形制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阶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内有数间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岗岩石棺停放在最后一间墓穴。因此,卢克索成了古埃及遗迹的宝库,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卡尔纳克神庙

神庙,一般指帝王的宗庙,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卡尔耐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典范,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

卡尔纳克神庙

眼前的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开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代盛世的图特莫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立志要当全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辅佐丈夫图特莫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即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当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当法老的世俗压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仅9岁的图特莫斯三世当了法老。无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当年事稍长,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动。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废黜三世并把他赶到卡尔纳克神庙里来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这才加冕登极。为了应天顺人,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

卡尔纳克神庙

各种形式的圣甲虫,无论是首饰、印章还是护身符,一直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早在前王朝时间,它已经受人崇拜。那个时期的坟墓里发现了装着甲虫的瓮罐,足以证明这一点。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纸莎草状集柱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耐克神庙柱厅(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位于今开罗南面约六百多公里的卡尔耐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阿蒙神庙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厅。该厅长米,宽米,面积约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神庙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尔耐克神庙当年的宏伟壮丽。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这座神庙是研究中王国和新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遗迹。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在公元前年开始的古埃及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卢克索的卡尔耐克神庙前迎接太阳的升起,迎接他们心中最崇敬的神灵从睡梦中醒来,这就是阿蒙-瑞神---卢克索的地方神阿蒙和太阳神瑞的结合体。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农耕收获和富足恩爱的生活都仰仗这位神明的恩泽,同样,人们只接受由阿蒙-瑞神所授权的法老作为国家的领导者。早晨,通红的阳光仿佛来源于卡纳克神庙中的方尖碑。光线爬过高大的塔门,先是染红多柱厅"盛开"的莲花大圆柱,然后投射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可以预见,再过一会儿,阳光将移到排列整齐的狮身公羊头像上,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只狮身公羊头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小的法老,接受着神的庇佑。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是阿蒙大神庙的附属神庙。过去,它与卡尔耐克神庙之间有斯芬克斯神道相连。第1塔门是神庙的正门。这里原有2根方尖碑,现在仅存一根。右侧的方尖碑现在立于巴黎的协和广场之上。第一塔门前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一对坐像和两对站像。进入第1塔门之后依次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院子、列柱廊和阿蒙荷太普三世的院子。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米的塔门。大柱厅宽米,深53米,其中共有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15米,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

卢克索神庙

协和广场

年去巴黎的时候在协和广场上看到了这个原本属于卢克索的方尖碑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

远眺卢克索神庙的时候,居然会有清真寺的尖塔冒出来。这就是阿布·伊尔·哈格固清真寺的尖塔。近看清真寺,其入口处的装饰十分精美。神庙之中,还能看到基督教堂的遗址呢。古埃及的遗址和伊斯兰建筑、基督教教堂三者并存,是很难得一见的。虽然这些有的已经成为了废墟,但也正说明了古王国时代结束后,卢克索神庙仍为民众所使用这一事实。到了节日之时,清真寺会变得更加热闹。

卢克索神庙

尼罗河摆渡

来到尼罗河的码头,接下来从卢克索到阿斯旺的三天三夜里吃住都在尼罗河的游轮上,如愿以偿地饱览了世界第一长河的旖旎风光。

尼罗河

由于卢克索市在尼罗河上只有一座大桥,绕行相当远,所以尼罗河两岸间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下图的摆渡船。一般一艘船由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开船,十分钟左右就摆渡到了西岸,船老大会找大家索要小费。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孟农神像

孟农神像(Colossiof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岩石巨像,他们原来是法老阿蒙荷太普(AMENHOTEP)三世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雕像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雕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孟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孟农像。

门农巨像

门农巨像

门农巨像

门农巨像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她从小聪明伶俐,果敢坚强,深谙权术。她常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统继承人为荣,梦想有朝一日统治强盛的埃及。公元前年,图特摩斯一世去世,他与王妃所生的长子与哈特谢普苏特结婚,继承了王位,是为图特摩斯二世。二世体弱多病,无心治国,继位不久,大权就落到哈特谢普苏特的身上。几年后,二世病死,此时的哈特谢普苏特根基不稳,无法实现其抱负。她安排二世与妃子所生的一个10岁男孩与自己的女儿完婚后继位,是为图特摩斯三世,自己则以摄政王身份,全权管理国家事务。哈特谢普苏特执掌国政的期间,停止了埃及向外的战争,因而动摇了埃及在叙利亚及巴勒斯坦的统治权,虽然如此,但哈特谢普苏特开始了埃及与邻国的商贸,使埃及在她执政的期间变得十分繁华富庶,哈特谢普苏特继而利用财富开始大规模建筑神庙。图特摩斯三世慢慢长大,心怀雄心不愿再作傀儡。于是,哈特谢普苏特赶在图特摩斯三世成年正式亲政之前,将他流放到偏远地方。她联合僧侣编造身世,称自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女。太阳神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统治埃及,化身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产下一女,如今,这位女子已历经磨难,可以为统治埃及的法老了。接着,她开始女扮男装,下令所有人用男性代名词称呼她。哈特谢普苏特如愿地成为埃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法老。当上法老后,她精心治国,使古埃及继续保持兴盛。在哈特谢普苏特统治的第22年,图特摩斯三世突然重返王位,哈特谢普苏特从此不知去向。埃及史学家都无法解释哈特谢普苏特如何失去了权力,也说不清哈特谢普苏特的死因。在图特摩斯三世单独在执政期间,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刻在纪念碑上的大部分文字和形象都被锤平了。最近的考古调查显示,这些名字和形象在女王死后没有马上被破坏,而是在约20年后,也就是图特摩斯统治的第四十二年开始破坏的。尼罗河西岸的卢克索地区矗立着一座巨大庙宇,里面的方尖碑还有不少浮雕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向世人述说着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美丽而传奇的故事。年,埃及考古学家在帝王谷一座小坟墓中发现两副棺材。多年来,他们一直猜测其中一具木乃伊属于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

卢克索

回游船吃完自助晚餐,上岸闲逛,停船码头的正对面就有一巴扎,里面售卖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和阿拉伯小商品,商家基本会说英语,所以沟通没有问题。但是砍价要照脚脖子砍,开价50刀的东西,顶多就给10刀。

卢克索

采购结束回船,晚上8点半开船,上甲板沐浴着尼罗河的微风,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2.26卢克索——埃德福——科翁坡热气球

清晨四点,热气球公司的面包车来游船码头接我们去热气球场地(昨天去的女王庙边上)乘坐热气球。面包车先来到尼罗河边,再次乘坐摆渡船渡到尼罗河西岸,船上边喝着咖啡边听着飞行员和我们讲解有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zf/3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