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贝索斯,把所有资源allin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笔记达人:柯洲

整理者:丽丽

内容来源:年6月16-17日,上海,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年度超级大课,三大思维模型浓缩到整整两天时间,一年一次,为你刷新底层操作系统。本文经笔记侠审阅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笔记侠授权。

引言:贝索斯哲学和第一性原理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讲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使用的案例是“贝索斯哲学”。

让我们一起来触达深度思考的美感。

第一性原理在创业圈的流行,首倡者是埃隆·马斯克,他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倾向用比较性的思维,别人做了什么我们也来做。

这就是基于经验的归纳法。别人做了,你认为你做,也同样能够成立。

他说,这样做,你只能取得小小的成就,我们应该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而不应该用这种浅层的比较思维。

埃隆·马斯克所说的第一性原理,主要指的是物理学思维,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一层一层地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上走。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里提出来了。

在《形而上学》中,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这个命题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这里说的是任何一个系统,我们的视野未必需要像哲学家那么宽广,你的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或者某一个产品,也是一个系统,也应该有这样的第一性原理,一个定盘针、根基性的东西。

用王东岳老师的话说:“凡属真正理性化的思想系统,一定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是谓‘简一律’”。也可以称它叫第一性原理。

任何理性系统都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

如果对“第一性原理”做一个类比,它就像大厦的地基,你根本看不见地基,你看见的是高楼大厦。其实地基打得越深、越坚固,大厦才能盖得越高。

但是,特别肤浅的人,甚至连大厦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大厦的装修、装饰。改一改大厦的装修、装饰,那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事情。

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大厦的地基着手呢?

另外,“第一性原理”类似像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有了奇点之后,有了宇宙大爆炸,然后有了后边的一切,这是对第一性原理的一个类比。

第一性原理,对系统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第一性原理定义了整个系统外面的边界,因为所有的系统都是用若干思维模型组合而成的,而第一性原理是所有思维模型得以成立的原起点。

第一性原理是所有理性系统下面的根基,它定义了一个系统的边界。

如果你想打破一个系统的边界,不要从系统本身下手,从它的第一性原理下手,就像一个大厦,如果地基炸了,大厦当然就塌下来了。

再举一个类比,它就像树,树有了树根以后,树干、树枝、树叶自然就长出来了。当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时候,同样的下手点,干嘛不从树根下手?转换思维方式,一定要回到树根上下手。

再做一个类比,通常的思维方式就像应用软件,而第一性原理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看不见、摸不着,平时也不需要接触操作系统,但是,如果没有操作系统上的改变,认知是不能升级的,只是在应用层面上而已。

第一性原理有什么用?

第一性原理对于建立任何系统的边界是特别重要的意义。有了第一性原理,就定义了一个系统的边界,这个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从推理上来看,公式是这样的:

第一性原理+演绎法,就能推出若干思维模型,而且思维模型会组合成新的理性系统。

最好的例子就是欧式几何。欧式几何只有五条公理,加上演绎法,推出三百多条定理和命题,构成整合几何学。

同样,在创业里,最需要找的是行业、公司、商业最根基的假设是什么。基于这个假设,可以推出后面所有的一切。

在科学上也是,能否找到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学科是否建立最重要的标志。

比如,当牛顿找到F=MA,经典物理学就成立了。基于F=MA,加上演绎法,可以推出全部经典力学。

比如,当爱因斯坦找到E=mc2的时候,狭义相对论成立了。E=mc2,加上演绎法,可以推出狭义相对论,甚至推出原子弹,甚至推出今天这个世界。

比如,当达尔文找到“自然选择”这个第一性原理的时候,整个进化论的根基学科全部建立起来。用“自然选择”这四个字,再用演绎法,可以推出38亿年生物进化全部的秘密,都能找出来。

这真是人类思维之美。你找到最根基的时候,所有一切全部找到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果在万物上下力气,怎么能穷尽呢?何不在“一”上下力气?

比如,今天的复杂性科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

目前,复杂性科学处于等待牛顿的阶段,换句话说,复杂性科学还没有找到“简一律”。

复杂性科学是什么?

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甚至是计算机学、遗传学、人类细胞学、脑神经学,底下都应该有同样一个简单的规则。

无数的科学家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找一个简单的定律,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所以,复杂性科学目前还不算是一门学科。

再比如,创新学,这是混沌大学主要研究的一门学科,创新学目前也处于等待牛顿的接待。我们希望在创新学找到简一律、第一性原理。如果我们找到一个简洁而优美的,类似于公式、算法的东西,该多么美妙。基于这个东西,再加上演绎法,就可以做出无穷的创新。

这就好像是痴心妄想一样,这也是混沌大学的痴心妄想。

我去Google查英文,发现FirstPrinciple(第一性原理)经常用复数的形式出现,当我们说第一性原理的时候,想的是一个,但是在英文里,它经常用复数的形式出现。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性原理是定义了一个系统的边界。系统是有大有小的,有大系统,有小系统。因此,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关系。

比如,开普勒的行星定律,定义了行星是如何绕着太阳转的,那是一个椭圆形的结构。

所以,开普勒被称为“天空立法者”,星星怎么转,开普勒说了算,几千年来,是开普勒的三大行星定律,第一次精确地表明星星是怎么绕着太阳转的。

但它只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更大的系统是牛顿的万有引力,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可以推出开普勒行星定律,而且牛顿万有引力并不仅仅定义了行星绕着太阳怎么转,也定义了整个宇宙中重力、引力之间的关系。

但是放到更大的系统,牛顿万有引力又是爱因斯坦相对论里一个近似的假设而已。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宇宙的终极,目前所有人都在寻找整个宇宙终极的钥匙,它叫“统一场论”,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

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也有大小之分,第一性原理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几乎没有哪一个第一性原理,是把所有的应用范围包含在其中的。

这就是为什么提出“多元思维模型”,多元思维模型几乎可以等同于第一性原理的复数,也可以叫第一性原理的工具箱。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广义的体系,有层级关系:

A、最表层的是“方法论”;

比如:时光机、客户至上、产品美学、科技还原等等。

B、再深一点的是“理性思维”;

非连续性、价值投资、颠覆式创新、蓝海战略等等。

C、最深的是“第一原理”;

各个学科的基本道理:进化论、机械论、递弱代偿、自组织、网络科学等等。

它们是根基性的第一性原理,来自于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张首晟教授曾经梳理过当今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

哲学的原子论、数学的欧式几何、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政治学的人生而平等,以及三个物理学公式:E=mc2(相对论)、熵增定律、量子力学。

这些知识基本属于人类到今天为止的元知识。我可以做一个也许不太准确的,但是会越来越成立的说法:今天,如果不了解这些元知识,基本等于文盲。

这三个层次,你只要在某一个层次坚持,长期坚持做你的指导原则,都可以把它当做第一性原理。但是,企业做得越来越大,需要自己的功力越来越深厚的时候,强烈建议往第三层次挖。

从哪里着手?

从第一层次着手就行了。因为第三层次的着手,需要大量的学习才能带来。

我们大学学习的是狭窄的学科,但是芒格说过一句很漂亮的话:等你走向社会,你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你能保证那个问题恰好落在你大学学的狭窄的学科之内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结构性的缺陷。

可是大学以后,我们再也不学新东西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第一性原理到底有什么用?

第二曲线创新是增长的Bible(《圣经》)。但是,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折的动力因是什么?如何转过去呢?

第一性原理最大的作用就是从第一条曲线向第二条曲线转换的时候,为你提供曲线转换的动力因。动力因就是第一性原理。

当你想取得小的转换时,这个动力因和第一性原理就是浅的第一性原理;如果想取得大的转换时,这个第一性原理就是深的第一性原理,甚至深到世界观的时候,你的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迄今为止,我认为最重要的主流世界观有三个,全是因为底层的第一性原理发生变化了,世界观于是跟着发生变化:

农业时代,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世界观;

工业时代,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

信息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世界观。

所有人认为牛顿和达尔文仅仅是科学家,我严肃地说,这两位不仅仅是科学家,而且是思想家,世界观级别的思想家,如果没有牛顿,我们今天依旧生活在黑暗里。

牛顿的墓志铭写得非常漂亮,几乎没有任何第二个墓志铭比牛顿的墓志铭写得漂亮。

《圣经》里有一句话: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他的墓志铭说:神说,要有牛顿,于是有了光。

牛顿,给我们取得了重大的转变,带来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再来看达尔文,生物学已经成为学科的根基,达尔文的学说会成为未来世界观建立的最根基性的学说。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混沌大学的教学是以达尔文的生物学思维作为推崇点的。

最重要的经济学大师,并不是给当前的国家政策提供政策性咨询、建议的,最了不起的经济学家或者是理论学家,是在整个经济学建立根基性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因: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政府调控);

熊彼特的“只有创业家的创新才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因”;

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是经济增长非常大的动力”。

全是讲动力因。什么是动力因?第一性原理是动力因,这就叫无用和大用。

中国人对亚马逊有些不屑,也有些陌生,因为亚马逊中国被京东和天猫打得找不到牙。但是贝索斯本人却是当今时代很伟大的一位企业家,是一位持续性的、非连续性的创新者,他实现了很多轮的颠覆。

1.亚马逊的第一轮颠覆:对书店的颠覆

最早,亚马逊是一个卖书的电商。它的对手是巴诺,巴诺书店曾经占了线下书店12%的市场份额,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

在亚马逊电商把巴诺电商颠覆以后,亚马逊的市值大于所有线下书店市值之和。

面对亚马逊的增长,巴诺的增长被逼成一条直线。你觉得自己很勤奋,但是你会发现,那些又聪明、又勤奋的人,把你的努力逼成一条直线。

巴诺就被亚马逊逼成一条直线,它的努力在亚马逊巨大的进步面前,就跟原地不动一样。

可见,第二曲线的威力是第一曲线的10-倍之多。

2.亚马逊的第二轮颠覆:对超市的颠覆

再看第二轮的颠覆,难以想象,因为它的对手是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大型超市。沃尔玛及沃尔玛家族长期占据世界首富或者是前几位,地位简直不可撼动。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亚马逊的对手会是沃尔玛,但是这场颠覆已经完成了。

完成了以后,亚马逊的市值大于所有线下零售店市值之和,包括沃尔玛。所有线下零售店市值总和大概亿美元,亚马逊市值是多亿美元。

当颠覆完成以后,颠覆者的市值比被颠覆者整个行业的市值还要大,令人恐怖。只有指数级的进步,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这么多年,不可以说沃尔玛进步不快,不可以说他们不聪明、不努力。但是,沃尔玛的努力,在亚马逊的进步面前,被逼成原地不动。

当你跟自己照镜子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进步很快。当你跟别人照镜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进步。永远跟最牛逼的人去比较。

第二曲线是第一曲线的10-倍。

3.亚马逊的第三轮颠覆:对计算能力市场的颠覆

第三轮更是匪夷所思。

亚马逊电商并不是一家技术基因的公司,居然把自己变成了一家技术公司,变成了云计算公司。

十年前,我创业做酷6视频网站的时候,每天睁开眼睛,第一欠的是版权费,第二欠的是带宽费、服务器费用,费用是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真是创业生不逢时。如果那时候有亚马逊云,我的创业成本会大大降低。

亚马逊云,被称为在.







































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白癜风诚信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zf/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