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去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十大发现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据中青报11日消息,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的全面结束,新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三星堆遗址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6月1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再现两件跨坑拼对成功的大型青铜器——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恰逢今年6月10日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游新闻借此机会对去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成果进行了简要盘点。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6月10日在成都公布,经过发掘和文保人员合作研究,近期两件大型青铜器的相对完整形态得以震撼呈现。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通高1.米。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铜像由年三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年二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年八号坑出土的铜神兽组合而成。这组青铜器表现了一个祭台,塑造了一个祭祀场景。跪在神兽背上的应是巫者,跪立是古蜀礼神最虔诚的姿势。站立神兽头顶的铜人,或许是象征古蜀王者。巫者头顶的铜尊具有中原文化风格,尊内盛有装有祭品海贝、玉或者酒。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通高2.53米,四部分构成。由年发掘二号坑出土的铜鸟足人像、年三号坑出土的爬龙铜器盖、年八号坑出土的铜顶尊撑罍曲身人像、铜持龙立人像、铜杖形器四个部分组合而成。这是一座高大的青铜祭祀神像。曲身人像呈鸟体獠牙神面姿态。神坛的主体架构是罍型底座和主干觚形尊。尊体饰兽面纹和蕉叶纹,器形与纹饰都具有中原文化风格。神像又彰显古蜀文化本色,是在中原文化光照下出现的艺术杰作。青铜龙虎据中国青年报年1月31日报道,农历虎年来临之际,三星堆“盲盒”又上新,8号“祭祀坑”发现一只虎头虎脑的青铜龙虎“神兽”。头上有双角、金底虎斑纹兽身、半龙半虎、造型诡异……负责8号“祭祀坑”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介绍,这又是一件前所未见的青铜器,暂时将它命名为虎头龙身青铜像。据介绍,这件虎头龙身青铜像的前肢立在一个三角形的铜支架上,后身翘起,后肢跟另一件焊在一起,嘴里衔着一个带刃的东西。前段还立有一只鸟,鸟身表面的阴线里是有朱砂填彩的,最有趣的是虎头龙身青铜像的眼睛正中用黑彩(材料尚未检测)点了一个非常圆的眼珠,堪称画龙点睛。目前看到的文物基座横宽55厘米、高85厘米,还有一部分还在土里,整体的样貌非常值得期待。铜神坛据潇湘晨报年6月13日消息,铜神坛可能是三星堆遗址8号坑造型最复杂的一件文物。铜神坛由低到高三部分:下面是台基,台基平面至少站了12人。他们分成三组,每组4人构成,动作姿态一致:台基四角是跪坐人像,双手持握,这些人没看台基内侧,脸朝外;每个台基正中心坐着立发人,他们脚穿云头鞋,身上衣袂飘飘,飘带用铜丝刻画,人脸朝外坐在每面正中心;还有4人比较高大,各跪坐在小台基上,像抬轿子一样抬着平台。平台上方还有小神兽一只,神兽之上还有一个跪坐的人,腰以上断掉。小神兽脖子有三股铜丝拧着铜绳,上有铜环。铜绳非常长,从神兽脖子向上延伸30厘米多,可能是被更上面的人控制的状态。这件神坛,既表现了三星堆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们宗教世界里的等级思想。考古人员推测,可能越往上的人和兽地位更高。龟背形网格状器据中新网年7月14日消息,龟背形网格状器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7号坑被发掘。据介绍,该器形在三星堆甚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都属首次出现。专家介绍,7号坑发现的龟背形网格状器,上下两半铜网格将一块完整玉器牢牢锁住,造型极为独特,在中国青铜时代出土文物中前所未见。然而,一经发现就被认为是“镇坑之宝”,更在于目前发现的三星堆所有器物里,龟背形网格状器包含文字或者符号或者图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考古专家对它的清理极为慎重。猪鼻龙头柱状器据媒体报道,年8月4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内的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在此前的成果发布中,这件长耳、独角、前所未见的圆管柱状器引发了许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yt/12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