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www.txbyjgh.com/axhd/m/1975.html
这期的才子伴乐谈,我们填一个前阵子的小坑,谈谈铄耳带来的新品耳塞DZ4。这个塞子是一个入门级的定位,但是配置挺不寻常,我自己大概在七月初就已经听闻它的发布,具体看到摸到实物是在7月中旬南京耳机展的时候。后来在8月的北京展上,才子找品牌方申请试玩,目前塞子在我手里已经用了一个月左右,简单说说一些感受吧。
一个月前,才子伴乐谈栏目详细提及过铄耳今年的旗舰Cadenza12耳塞,才子对铄耳这个品牌素有好感,原因有三,其一是目前听过至少七八个型号他们家的塞子,声音没有翻车的,普遍音乐味很好;其二这家的黑科技浓度有点高,专利不少,平板动圈静电动铁各种类型的单元组合也都用过,玩起来有新鲜感;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同档次产品当中,价格算是便宜的,适合普罗大众。今天分享的DZ4的定位,官方报价不到,属于入门级别,放在很多其他品牌身上的话,入门级别基本就是单动圈,或者一圈一铁的配置,而铄耳DZ4直接整上了四单元,而且是动圈四单元,这个架构就比较少见了。
更少见的是,这四单元是3+1的架构,也就是三个主动型单元(DD)加一个被动型单元(PR),这种做法,在耳塞这个品类里面,才子以前还没遇到过。细说一下这四单元是3颗6mm钛球顶动圈+单颗6mm被动振膜的组合,分频方面则是双路电子分频加四路声学导管。被动单元这项技术除了在音箱上常见以外(才子伴乐谈曾经分享过意思音频的minimore8有源音箱,就是带大口径被动单元的),应用在头戴式耳机上较多使用的品牌是曾经的AKG,在K系列以及//的部分衍生型号上采用过。被动单元通常是作为辅助低频单元来使用,可以在不需要额外功率的前提下,补充低频响应,顺便提升扬声器的整体效率。
而在耳塞上采用被动单元,老实说我是第一次见到,回顾四十年前,彼时日系厂商刚刚推出平头塞,那时候小尺寸动圈振膜的材质加工水平远不如当今,早期很多塞子的低频是不太容易做得很扎实的,那时候有的厂商通过双单元去提升响应,比方说松下,也有的厂商通过腔体的低频导向管结构去调整,比方说AIWA,但似乎没有见过哪家老塞子是通过增加被动单元(从振膜)去增加低频响应的,是不是因为当时的腔体容量限制?如果有研究过的大佬,还请跟帖留言指点一下。如果在耳塞上使用被动单元这个技术使用,铄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倒是值得为之点一个赞。
DZ4的外壳是轻量化设计的,铄耳联合黑格科技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了树脂前腔,然后配上一片金属面板构成了整个腔体。面板也很朴素,直接就是四个点连成一道闪电的图案,也很直观地告诉大家这是个四单元塞子。颜值方面不多做赘述了,值得称赞的是铄耳家的公模耳塞,基于的大数据,对才子这种小耳朵还是比较友好的,DZ4的佩戴比较服帖,除了不能睡觉(腔体比较厚),其他场景下长期佩戴都非常OK。才子使用DZ4比较多的两个场景,一是将它装在小尾巴耳机线上,插在手机上随时听,二是搭配海贝的R6II或者飞傲M15s播放器,在室内使用。DZ4的阻抗只有12欧,灵敏度db,驱动门槛算是很低了。
谈谈搭配的声音,最初听到DZ4是在南京展现场,用的就是展台上的音源(忘了是啥了),印象这个塞子声音能量偏重于中低频,整体略微有一点点的黯淡,但还是比较顺滑的。后来DZ4到手以后,煲了百八个小时,接上熟悉的DAP去听,整体的能量分布是没有大的变化的,依旧在中低频保留着丰富的微动态响应,但是高频并不像一开始那样缺乏色彩,而是逐渐有了闪亮的地方,但整体来说,高频依旧是绿叶,中低频才是红花。DZ4这个塞子在各类通俗音乐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是人声为主的音乐,它的人声相对靠前一些,但没有过分贴近(我是很讨厌贴耳口型的),歌者的呼吸口型变化可以表现得比较清晰,更重要的是,DZ4的人声的音色比较自然,没有刻意添加什么媚俗的味精进去。如果前面这句话我表达得比较抽象的话,那么这里引申一下,做个比拟,大部分玩家应该都听过赵鹏的一些演唱作品,不得不说这位大哥的嗓音条件是真的好,你把才子拿钉锤敲到地板上我都发不出那么深沉的呼唤,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赵鹏也算是把这个嗓音特质用到位了,他几乎唱任何歌曲,都带着那种人声低音炮的味儿,听个十首八首你还不觉得怎么样,但是连着听二十首三十首,那个味儿就有点腻了,我相信赵鹏是有足够实力换一种唱腔去演绎一些其他作品的,没必要每一首歌都要砸地板。嗓音和技巧应该是为了表达歌曲的意境服务的,而歌曲不是为了体现技巧而刻意编排,这个道理放在耳机上也是一样,耳机可以有一定的音染,但是这个音染不能太喧宾夺主,耳机是为了表达不同音乐的不同魅力存在的,所以自然的声线是其最大的本钱,在这一点上,作为入门级的DZ4,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虽然也有点偏低频,但是整体音色还算自然顺畅,人声不浮夸,器乐不走样。
在音乐适应面上,个人的建议是,以人声为主的通俗音乐,包括一些突出低频的摇滚乐金属乐,都是DZ4的擅长领域,在器乐方面,独奏,尤其是吉他独奏,被动振膜带来的宽松低频还可以让吉他琴腔的形体感更加立体,DZ4表示可以主动请缨。但是当编制扩大以后,乐器群和不同声部的结像比例,DZ4是远不及自家EJ09、C12这些大哥们的,咱也没必要刻意为难它,物尽其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