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书友查家湾户外活动各有滋味在心头

四月十四日,一个并不特别的日子,海贝读书会的常州书友们,在已成为网红景点的查家湾相聚,踏青郊游。

尽管是日风不太和,日也不太丽,景点的文化氛围也有待提升,但书友们的心情都十分愉悦,同时还各有滋味在心头。

下面是部分书友们的感言(以收文时间为序,蓝字是书友的署名)

年华

查家湾之旅,是一趟不远不近的旅程,半小时的车程,在绿意盎然中穿过。是一座不高不低的山,有两层草坪,风光无限。是不浓不淡的人情,多年不见的朋友,依旧古道热肠。是不咸不腻的农家菜,滋养脾胃。和书友们不深不浅的交流,如沐春风,沁人心脾。

临欢儿

春日同游查家湾,

爬山徒步出出汗,

土菜美味农博馆,

闲得一日是清欢。

平淡是真

今天有幸和海贝读书荟的书友们一起去美丽乡村查家湾游玩,春意盎然春风吹拂,和朋友们边交流边欣赏美景,感觉真好,虽然叫不上大家的名字但是感觉像老朋友似的,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正能量!另外还要感谢查家湾当地的一位热心朋友薛大姐,不仅给书友位送上美味的糍饭糕,还热情地为大家做导游。

沙漠之洲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海贝的户外活动,第一次去常州的乡村踏青,常州的乡村由灰色的机械重工业慢慢的向绿色的旅游服务业转型,让这个春天更加生机勃勃,盎然向上,又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有朋自远方聚不亦悦乎。感觉常州在各个乡村也是有丰富多彩的故事,真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越来越期待以后的青果之行,以后要多参加海贝的活动。百川东到海,海贝越来越精彩。

余江华

人间最美四月天,常州最美查家湾,常州海贝读书会年第一次户外拓展活动在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查家湾拉开了序幕:大家在舜过山中边走边叙,在乡间小道驻足交流,在农家乐享受原生态美食,在村博物馆欣赏旧物件,把周末最美的光阴停留在乡间的小路上,把乡村最美的风景定格在一张张的照片上,把我们最真诚友谊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一次难忘的旅行,更是一次灵魂的约会,快乐的时光总觉得短暂,期待下一次的我们的重逢。

华方贵

登上舜过山,才领略到查家湾的美。一山弯如臂,一水绕村还。阡陌纵横列,万花胜锦繁。重重林壑听风声,片片果园争春色。曲径通幽隐禅院,天光云影乐徘徊。

进入农家乐,方见识了农家人的自豪。门前流水绕,屋后菜花香。小楼三层起,大院几丈方。藤椅秋千天然色,临水凭栏诱暖阳。宝马香车好代步,主人笑言不差钱。

汇新朋旧友,又展现了海贝人的风采。腹有诗书者,气质美如兰。卓然君子风,优雅才女范。蔡张余三师儒雅,九零后四女灵动。老相识用心切磋,新面孔偶露峥嵘。政治经济大历史,爱情婚姻小理财。指点江山论华夷,激扬文字谈古今。时光飞逝如流水,依依惜别约下期。

唐振

四月十四号,我跟随海贝读书会的群友,一行二十人,到常州郑陆镇查家湾春游。查家湾是美丽农村示范区,我早有耳闻,和一群新老朋友一起踏青,心里格外期待。

我们先在中央大草坪上碰头集合,阵阵凉风沿着水面吹来,没有太阳晒,真是舒畅得很。这回年华老师带着他四岁的儿子也来了,我和他是九年前在一个QQ群里认识的。后来他因为学校家里两头忙,这七八年间,我俩很少照面,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儿子。他抱着儿子,站在一大一小两台挨着的仿古水车下,我给拍照。我逗他儿子道:来,笑一下!水车转呀转,就像时光的年轮呀,转呀转。旁边同行的大姐说:哎哟!你真是会说话哦!我微笑着想:这水车缓缓转动,虽然打不上水来,但这时光却晃晃悠悠的,一刻不停地在流动。

等人都齐了,我们便一起爬山而上。这座山名叫舜过山。我们没有深究其名字的来历,都猜想:莫不是尧舜禹中的舜帝曾经路过此山吧?山不高,没有台阶,柏油新浇成的步道。路也不长,不过有几处坡度接近七十度,还是有点陡的。对于我们这群久坐在书桌前,每天盯着手机看的人来说,爬起来微微有些吃力。尤其是几处上坡的时候,有群友身上都出汗了。

这回春游,我们还来了三位九零后的新朋友。领头的蒲公英,个头比我还高,是位护士小姐姐。他们仨和几位叔叔阿姨级的群友走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毫无陌生拘束之感。

我们走一程,停一会儿,看看山下的农田房舍,群山环抱,几片水塘镶嵌其中,细长的道路像腰带一样弯弯曲曲的缠绕着,好一派田园风光啊!山路两边还有些没谢的垂丝海棠,粉白相间,正展现它们最后的妩媚。

有山必有寺,这山上有一座南禅寺,面积不大,却也高耸挺拔。大雄宝殿前建了一座人行天桥,很是别致。我想,人要是站在上面往下看,一定会有将帅点兵的感觉。桥的一侧竖一旗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寺庙功德碑上的名字以查姓居多。

过了南禅寺,我们就顺路下山,下山时经过一片公墓,看起来这里的确是风水宝地。下山后就到居民区了,抬眼望去,好多油菜花已经结籽了,而梨树大多还没开花。

午饭安排在水巷新街,这是一条改建过的街巷。饭店和民宿一间挨着一间,颇有几分“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样子。中段有个供人休息的小院落,种了一些绿植,放了一些桌椅。我的老同事小薛,对那个荡来荡去的秋千架很中意,坐上去晃,我给拍了好几张。我则看上了那辆28寸的旧自行车,它正立在两间矮矮的石头房子前。我扶着车龙头,一脚立地,一脚上抬,作半跨状,小薛就拍下了我此次春游中最帅气的一张照片。

午饭就吃当地的农家饭菜,鸡鱼肉蛋俱全,很丰盛了。有道点心引起了大家的议论。糍团,糯米做的,两面用油煎,里面裹着黑芝麻馅儿。入口先是焦脆,然后软糯,再是甜香。Lions尝了一口说道:这个不错,我们小时候吃的老常州的糍饭糕,也是这样用油煎的,是没馅儿的,你们还记得吧?Lions是位高级职业经理人,喜爱旅行,每年国内国外游数次,见多识广,吃过的美食应该不计其数了。我想,这个糍饭饼一口咬下去,一定勾起了他很久远很美好的回忆。

我对于老常州的糍饭糕,印象也是很深的。糯米粒做的糕,正方形,巴掌大,约指甲盖儿那么厚,实心的,没有馅儿,微咸,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香喷喷的,咬一口,外脆里软。与这类似的童年吃食还有两种:煎团子,馒头干。煎团子,把长方形的实心生团子切片,下油锅煎至两面焦,再淋上酱油,撒上盐、糖、葱花后出锅,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炒年糕。馒头干,是把实心馒头切片,晒干保存,吃时下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来蘸糖或者蘸盐吃。

午饭虽然没有美酒相佐,大家边吃边聊,也很开心,都顾不上看手机了。

饭后,我们一行人又到临近查家湾的牟家村游览,参观农具博物馆。看到了以前用于农业耕作的老式器械,还有七八十年代居民生活用的床,柜,桌,椅,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具。还有以前铁匠,鞋匠,篾匠,剃头匠,补锅匠等老手艺人用的工具。然后,我们就在观光园里的凉亭处合影,结束了一天愉快的行程。

海贝读书会是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份成立的,至今已举办了超过一百期活动,多为室内的读书沙龙,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交流。户外活动举办过四五次。我是二零一四年四月份加入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海贝的户外活动。当然我也加入了常州好几个别的读书会组织,大大小小的读书沙龙,分享会,讨论会,也参加了很多很多。我原来自认为读了一些书,懂了一些道理,就常常跟人讨论,甚至辩论,喜欢引经据典,来展示自己博闻强记。不过最近一年以来,我越来越发现:生活中,其实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和“不该”;这世上,最多的颜色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灰色。所以今年过完年以后,我开始更多地离开书桌,走到外面去,少用脑,多用心。多体验,多感受,少评判,少论断。人越长大,内心就会变得越柔软,越容易被平常的东西所感动。

张锐民

春日登高,心境一新。日子得这样流淌,才叫做美好时光——海贝书友的查家湾之行就是这样。

在这个连土墩子都稀罕的平原城市,舜过山算得上近郊难得的好去处。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竟还是第一次见识它。山不在高,正适合小憩怡情而不累,游目骋怀,又仿佛抽离于尘世之外而释然。

说起来,其实一行人无非翻了个山头,甚至连舜过山也不过只是延绵几座丘陵。可要论心情之愉悦,却有点像游了趟名山大川。作为海贝书友,你会不会有这种奇异的感觉?

十几个同好,年龄各异、背景不同,却有着相近相契如同故交的亲切感。盘旋山道上一路高谈,农家饭桌前几句闲言,不经意、不刻意,其淡如水,如沐春风。

人在旅途中,先有默契的同伴,而后才会有沿途的风景。

周嘉韵

时隔两年有余,海贝再一次组织户外出游活动。结伴查家湾,闲散惬意。我非常喜欢这种慢慢散步游荡的感觉,内心是一片平静,不催促,不追赶,没有负担和压力,逃离纷扰,无忧无虑。城市之外,弥足珍贵。

海贝读书会

投稿邮箱:haibeidushuhu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td/8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