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时,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的股票作为礼物回赠。国际社会因而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叹。飞乐音响股票因此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的称号。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娱乐活动逐渐丰富起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街头的“音乐茶座”十分红火,由此拉动了市场对音响设备的需求。当时隶属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的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主要业务是为电视机生产配套扬声器。时任厂领导秦其斌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大胆提出要进军音响生产领域。但在提出这一动议之初,就遭遇了资金不足的困境。在一些老工商业者的启发下,秦其斌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基本思路是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再向企业内部职工发行股票筹集一部分资金,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举两得。
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上海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工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公司静安分公司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召开隆重的成立大会。飞乐音响趁热打铁,提出了股票“保本保息,股份可转让”。批复第二天,《新民晚报》一则“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8日开业,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发行1万股,每股50元”的报道,将筹资人群直接放开至社会公众。一天之内,公开发售的飞乐音响股票便被哄抢一空。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小飞乐”。
链接一: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年8月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上海贝岭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万股A股股票,9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通讯、多媒体信息系统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由于企业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对于长期激励计划有较强烈的需求,同时由于公司的发展对资金需求也很大,因此对于股份制改造较为积极。
贝岭公司的成功上市,不仅对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对国内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贝岭公司上市之后,飞利浦公司很快就在漕河泾开发区建立了第二个集成电路公司。有了贝岭公司的成功经验,电子工业部又在上海投资建立了华虹公司。此后中科院与上海市创建了宏力公司。中芯国际、台积电也先后在上海设立企业。这些企业纷纷落户漕河泾开发区,不仅大大强化了漕开发在高科技产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制造能力。
贝岭公司上市场景
供稿:区委组织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