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万元新秀海贝R8听感评测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一、序——万元俱乐部的新成员一万块钱,其实是一个心结。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万元基本上就是个天文数字。“万元户”更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标杆;在我那时幼小的心灵里,一万元可以买到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可以让人终生富足。所以当我毕业后第一次领取到属于自己的一万块钱工资的时候,总觉得是自己人生中的大事情而一直记着。万元级在随身听这个领域而言,其实历史倒是不太长。如果我们不考虑几近于“半信史”的飞碟神话,那么五位数价格的播放器,倒也仅仅是寥寥数年来才逐渐在我们面前展露出越来越清晰的形象。在这样的一个数码播放器的风向标由大众化转向高端化的今天,拿出一款让发烧友心驰神往并且囊中羞涩的大旗舰,几乎是每一个播放器品牌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国外那些“历史悠久”的洋品牌还是方兴未艾的国产品牌,都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旗舰,希望将自己的实力展现给烧友用户。近年来,也确实有不少的产品问世,纷纷带着各自的技术水准和对声音的理解来到了我们的HIFI生活之中,成为每一个烧友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其价格是否超越了预算,烧友们谈起这些产品莫不是“栩栩如生、娓娓道来”。于是,这些播放器不由自主地就构成了一个“万元俱乐部”。想要进入这个俱乐部,当然不是把价格表上的小数点位置挪一下那么简单,要想进入这个组织,没有实力,那肯定是不行的。且不论设备的质量、应用的便捷性以及工业设计的高水准和多功能的拓展性。单纯论声音方面,堪比台机的素质、驱动大耳机的推力、对声音独立的理解水平、品牌打造的独有风格味道、对不同音乐类型和搭配耳机的广泛性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对万元播放器的要求范围,毕竟这样的价格是一定容不得任何明显不足的。所以,对于品牌而言,如果要想得到烧友的信任,万元俱乐部当然是证明自己的一个绝好舞台。也由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万元俱乐部”的新成员——海贝R8播放器。二、关于海贝海贝成为播放器品牌的时间,从第一款播放器R6面世至今,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其R系列播放器也已经成为目前我们所最熟悉的播放器产品序列之一。一直以来,海贝的播放器以优秀的工业设计和人性化的交互体验著称。在这样的一个数码设计趋同化的时代,海贝的播放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尽最大可能地寻求更多的独立设计元素,不遗漏每一处内容,把设计理念充分地在产品的身上体现出来。让播放器不再仅仅是如手机一样,仅仅是一个四四方方的一块板子上有一块液晶屏,而更多地把用户所体验到的视觉美感、操作体验、交互方式等设计元素巧妙地镶嵌在了机器上。如果说机器是一块画布,那么海贝的设计更像是画作,这样的设计艺术就在播放器本身的承载上展现给我们。如果说海贝的设计体验不同于手机一样的刻板,那么海贝的系统、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倒是更像是手机了。安卓播放器相比手机而言,其设计、选材、系统等方面受到的制约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安卓播放器还是抱有如同手机一样甚至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贝一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从第一款产品到现在的万元旗舰,海贝播放器的安卓系统,始终是让我们安心地使用,即便是像手机一样的操作方式,也基本上没有任何迟钝或不稳定来拖后腿。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甚至忘记了它是一款播放器,而想要当作电话来使用了。当电话来使用?在以前来讲,可能是我们的一言笑谈,也只是说系统的流畅和稳定的一个比喻。当这次R8给我们亮出SIM卡槽的时候,我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播放器还可以这么玩。这个卡槽所带来的实际意义其实是很深远的,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备用电话来弥补一些生活中的不便——比如说忘记带手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移动数据来源,用来支持随时随地的流媒体音乐资源。我个人觉得后一点其实尤为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可以说是随身HIFI的一次突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将流媒体音乐资源随身化的标志性事件。这一篇里,我们比较概括性地述说了海贝播放器的一些共性,而没有非常细致地探讨R8自身的设计、交互、系统等内容,其实主要是因为海贝的这些设计、交互、系统等方面的水平,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赘述,相信每一个使用过、了解过海贝播放器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些方面的内容无需置疑,就如同你想象的一般好,也就可以了。三、声音方面作为一款万元级HIFI播放器,声音方面自然是重中之重,也是这个播放器的核心和灵魂。那么海贝R8在声音方面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我们还是按照我们熟悉的“八股”方式来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地聊吧。1、三频海贝R8在频段的分布方面,还是非常匀称的。当然,这样级别的播放器,是一定要考虑用户的多种风格需求的,频段的倾向性不会太强,这也是这个设备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数字化”来描述这个感官内容的话,我觉得大致上从高到低排列3:4:3.5的大致分布是比较贴近的,中频稍微凸出一点,两侧稍微收敛一点,当然符合音乐性的整体布局,而R8的低频相对来讲,也具有不错的体量和张力,所以我多给了这0.5的比值,当然如果不给也行。R8的高频具有相当不错的延展表现,在比较高位置的器乐表现下,完全可以表现出高频应有的自然状态,不仅仅是能表现出高频足够的频响位置和亮度,而且能够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体现出来,是一种仿佛高速奔跑却是闲庭信步地举重若轻一般地状态,高亢通透而没有尖刺和干涩。仍以我非常喜爱的《早春的雨伞》为例,中国传统竹笛这个乐器其实是非常难于演绎的,最难的是对其体量感的把握,减一分则干刺无味,而增一分则暗淡笨拙。R8演绎的这个竹笛我觉得就是恰到好处,让笛声清脆灵动,但又不失光泽与透润。那笛声仿佛游走于雨后竹林之间的一道游灵、或者一张久违的笑靥,抑或是转身而去的太息,在洞箫的背景音的衬映之下,更显得悠长与隽永。低频方面,R8的低频量感适中,当然绝大多数这个价位消费群体的用户不会以“轰轰轰”作为评判设备声音的参考因素,因而一些高端播放器往往会刻意避嫌地把低频弄得少一点,以让人认同其“HIFI性”,当然一般来讲幅度都不会太大,不会弄得太夸张,但多多少少地影响了音乐正常的低频内容,某种程度上来讲,有一点“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意味。R8的低频肯定不能算是多,但还是保留了足够的体量以满足音乐内容的正常需求。当然,在保证体量的同时,R8低频的力量感可以说是非常强的,低频质感密实刚猛,速度快,弹性足,并不是那种比较闷、暗的HUFI低频,而是扎实通透且势能充沛的低频形式。我们仍以窦唯的作品为例,《期过圣诞》——一张充满试验意味的爵士风格专辑,所呈现出来的低频表现是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和适度的压迫感,但又并不压抑浑浊。中频当然是声音整体的重中之重。R8的中频和市面上绝大多数播放器一样,也是稍微突出的,无论是位置、形态还是能量感,都是相比上下两个频段具有明显前置感的,只是是因为R8的中频染色比较少,也没有作得特别浓密,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没有那么明显。R8的中频无论是音准还是承上启下的衔接,都是平稳有序,无懈可击的。应该说,R8这台机器某种程度上,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中频上的染色或修饰是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是几近于没有的,这个声音听起来更显得自然、松弛,富于声音本来面貌的真实展现,也更易于搭配耳机。当然,R8的中频总体来讲,润泽度是不算十分出彩的,对于我个人的口味而言,我是非常欣然接受这样的一个风格的,不过或许对于一些比较喜欢柔和、润泽的烧友而言,可能在搭配耳机的问题上,就需要多下一点功夫了。2、结像海贝R8的结像状态是非常清晰的,声音具有非常明确的轮廓感和线条感,总体来讲,毛刺感是很少的,泛音状态当然因耳机而异,但总体说来,还是相对偏少的。R8的线条感应该说是偏硬朗一点的,这一点我是比较喜欢的,声音干脆利落,没有拖泥带水,也更显得通透。而声音的密度是非常大的,声音具有非常强的重量感,因而虽然R8的结像位置并不特别突前,但冲击力却十分充足,音乐性代入感也很强。3、空间感就声场方面而言,我觉得R8的声场规模算是中规中矩,相比同级别的各个大旗舰级播放器来讲,不能算是突出,但也不逊色。算是这个价位上的正常水平。当然,这是在这个级别的播放器来讲的一个横向对比来讲,属于正常发挥的水平,但也是次一级的播放器所难望其项背的。综合而言,R8在空间感方面是具有相当不错的表现水准的,如果我们用R8来听大编制古典乐的话,我觉得基本上还是可以入围随身听的顶级水平的。4、解析力R8的解析力我觉得毋庸赘述,音乐内容的表现力以及声音本身的信息量方面的内容展现都是非常完整且充沛的。而且,虽然表现的内容很多,但R8对声音内容的梳理非常有序,声音的递进关系依次展开,有条不紊。让听者在接受声音的时候,可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当然,R8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稍微偏向于把细节更多直接展现出来,让听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声音的全貌。这样的处理很有利于内容较多的音乐方式,而相对来讲,就是听者可能会觉得信息量非常大。5、驱动力作为一款旗舰大砖,推力当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内容。R8自然在推力方面也是卯足了劲儿。我用R8试验推了一下我手里的几个比较难推的塞子,比如说号称“推力无底洞”的牙塞、音特美的小四,舜仕的01系列,以及微翼的欧姆的明净。应该说,这几个塞子都表现出了良好驱动下的声音状态,可能牙塞还是稍微有点拘谨,但也基本上打开了声场和动态,其他几个塞子就可以说是推到了八九不离十了,或许还有些潜力,但已经是设计者所预计的声音状态和水平了。小头戴方面,推MM和老铁的ESW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声音在推力方面的问题。而大耳机来讲,我用R8推了一下手里的HD、DT1以及爱丽丝M2,总体来讲,M2推得已经完全打开,而另外两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耳机,应该说已经推到了很好听的程度,但是不是真正推开,我觉得不太好界定,但肯定是能推出耳机的基本框架和大体的味道也就是了。总体来讲,R8的推力在随身听这个领域里,应该可以跻身于顶级表现。就我们目前对于随身听的推力要求而言,应该是足够的了。而且更加难得的是,R8的控制力相当不错,总能够保证一个比较稳定的基本状态,基本不太会出现因功率不匹配而出现的失控感。6、动态和瞬态R8的动态是非常强悍的,至少在随身听这个范畴内来讲,是非常强悍的。得益于强大的推力和充沛的信息内容,R8给我们带来的气势感甚至让人觉得这样的声音不该来源于随身听和耳塞,而至少应该是纯正的大耳机。瞬态方面,R8的响应速度是比较快的,声音运转流畅、利落,毫无拖泥带水。当然,这也导致R8声音比较直白,如果需要比较多的那种残响氛围,可能还需要您搭配合适的耳机才会有。7、纯净度R8的纯净度总体来讲还是非常不错的,背景干净、空间通透,底噪控制得也非常好。即便是打开WIFI,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底噪也几乎不可闻。这在开放安卓播放器的范围里,应该是十分难得的了。这一点,R8相比于海贝之前的安卓设备,是进行了很大程度改善的。我觉得海贝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优化意识的。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底噪并不算敏感,也可能是我用平头塞子比较多的原因吧。8、音色海贝R8染色很少、很少,R8还是尽最大可能地让声音更加自然,真实。总体而言,R8的音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整体亮度的,空间感并不晦暗。而在人声和器乐的表达上,力求自然,没有用一些比较讨巧的方式来冲击听者的感官,而更是用声音本身的味道和内容,来与音乐相互融会贯通。四、声音之我见其实也就是我对前文声音部分的一点概括,以及一些个人看法。1、海贝R8这台播放器,在素质和对声音的掌控能力方面,在其价位上具有相当不错的水平,甚至可以说,如果综合来考量R8的素质和声音水平,在目前的数码随身听的范畴里是完全可以与任何一款播放器相媲美的。或许,我并不能说R8的声音素质是最高的,但我觉得可以说R8的声音素质完全可以位列第一梯队。这样的一个情况,对于这样的一个随身播放器的定位而言,应该是足够的,而且将是未来数年内都可以保持在这个高水准层面上的。2、R8在调音方面,主要还是遵循了自然、真实的参照标准,让声音尽量贴近于声音本来的状态,用声音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听者。得益于R8自身强大的素质和推力,使得R8的声音自然的同时,却又绝不干涩、乏味,而是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和鲜活度的。声音总体虽然没有太多刻意修饰,却更加显得跃然纸上,又力透纸背了。而至于R8的中频相对比较直白的特点来讲,我觉得可以在耳机搭配上寻求一些适度的平衡。3、R8对音乐的风格兼容性应该说是非常强的,最常见的流行类和古典类都是其拿手好戏,因为声线线条分明,且具有足够硬度,对常规的摇滚乐也是具有相当好的效果。如果听非常软萌妹子的歌,主要就要看耳机的搭配。当然,如果一定说某一个风格类型契合度相对低的话,我觉得应该是爵士乐,当然,其实也是不错的,只是相对不是那么的晦暗和松弛。4、搭配方面,R8是一个很典型的不挑耳机的前端,强大的素质和充沛的推力足以保证在任何耳塞面前都不会出现太大的不适。当然,如果按照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觉得R8与动圈塞的搭配更具化学效应,无论是平头还是入耳,都能够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动态和张力,让音乐的内容更加立体、丰富。而搭配便携式小头戴更应该是毫无问题的,R8不但可以完美驱动这些耳机,而且本身R8比较自然、比较“素”的调音风格,也更能够中和这些小头戴往往存在的自身的一些油腻昏暗的问题,让声音鲜活、透亮起来。当然,如果用来推全尺寸大耳机的话,我觉得见仁见智。我们也可以说R8推大多数大耳机也都很好听,同时,也难免总会有人出来说随身推大耳机的种种不足。我们只能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要把这个问题绝对化。我个人的看法是,自己觉得好听就可以了,并没有必要去考虑并不存在的事情。五、关于R8本身及以外前面我们已经把R8的声音描述得比较详细了。我们回来再来认真谈一谈R8本身。其实,我在这段时间对海贝R8的试听过程中,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他的声音表现上。开放式安卓播放器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占据了播放器市场的不止半壁江山,成为主流,与我们所处的互联网媒体时代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说,智能播放器拉近了我们与音乐、HIFI三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能够在最便捷的条件下,获取更多、更优质的音乐内容,那么海贝R8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这个关系的高度和维度。一方面,R8本身的交互与系统水平,让我们可以更加顺畅地获取音乐资源;另一方面也大幅地提升了音乐播放的水准和质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音乐进行精神上的沟通。R8无论是在软件、硬件、声音水准、4G互通等方面,都达到了这个领域力的顶级平台,应该说,R8是一个让我们尽量不去“折腾”的播放器,这样的一个播放器,基本上就可以打理音乐方面的一切内容了。当然,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讲,我最关心的,还是声音,所以在这篇听感的前文中,我不遗余力地从各个方面来剖析R8的声音表现,而事实上,R8也是在声音方面最打动我。R8在声音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布局。其着眼点没有仅仅放在某一个声音特点的展现上,而更多是让声音趋于自然,用其自身的强大素质和推力,来将声音本身的魅力以原汁原味的形态次第展开,平铺直叙地放在听者面前,消除掉声音特色所带来的壁垒,让听者直接与音乐面对面地沟通。这些话说起来并不难,但如果真的落实在一款具体的产品上,我觉得设计者必然是胸中有丘壑的。而另一方面,R8在声音上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对平头塞和头戴耳机的适应度很高。这具有相当程度的前瞻性,因为R8本身定位就是让人长期持有的“日常播放器”,这样的播放器当然要具备多种类型的搭配与适应。所以,往往在试听时,还不能完全体会到R8实际的全部功力,而如果持有一段时间以后,则会慢慢发现R8在声音方面的整体布局。所以,我觉得R8对于我们烧友而言,是一款具有很高前瞻性的播放器。在我们对他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会一步一步地发现设计者在声音上给我们布下的这个完整的局面,一点点地认识到R8的声音里,所隐藏的更多伏笔。六、关于“万元俱乐部”高端播放器进入五位数时代已经几年了,发烧友们对于这个价位的播放器自然也并不惊奇了。但是如果真的考量一下,万元级播放器对于大多数烧友,仍然是一个比较贵的存在。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价位的播放器还是有点遥远。其实我觉得,HIFI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不容易被货币化的领域,我们没有必要按照什么样的推断或臆测,来衡量一个产品的价值。在HIFI这个领域里,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完全不同,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角度来衡量一款设备,就可以了。我们既不必为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设备而大费周章,也不必对自己没有了解的事情徒费口舌。倒不如顺其自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上。关于今天的主角海贝R8播放器来讲,我觉得我对于R8的理解就是一个具有高品质水准、大格局声音的日常播放器,它不但具有足以笑傲业界的设计与交互,同时也拥有顶级层面的声音水准,至少在1W+这个价位层面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也是值得我们在这个价位上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td/5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