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夭郊外梅林遇害,三个爱她的男人都感应到了!
璟最先赶到,小夭气息已绝,他用灵力护住小夭玉体,在绝杀阵最后一式火烧启动时,他便存了死志。
原著中这一段很是悲情,很是催泪。然而,剧中的表现与原著相比缺了些“情深处”的细腻,或许跟编剧改了台词方面有关吧。
玱玹是第二个赶到的,火海中是他最亲密的亲人,但他却不能深入其中救人,只因大志未成身不可伤,被手下敲晕带走了。
相柳是最后一个赶到,小夭已从梅林转移到紫金顶,一番周旋,他把小夭带回深海救治了37年。
这37年是相柳与小夭最亲密的37年,剧里还是太保守了,书中有许多细若节隐若现,让我们可以看到相柳对小夭用情至深。
也许相柳自己都不明白,他对小夭早已情根深种!
初遇便动了心
相柳与小夭在清水镇的深山中相识,那时的小夭还是玟小六。
小六上有“老”老木,下有“小”麻子和串子,她是整个家的经济支柱。
麻子的婚事迫在眉睫,小六便进山采药,期望能遇到一两棵仙草。
运气爆棚的她遇到了贵族们喜爱的兽宠——“解忧兽”朏朏。
小六来到水边设了陷阱,亮出朏朏喜欢的“少女忧伤的歌声”。
歌声悦耳,忧伤萦绕,朏朏果然被歌声吸引而来,被吸引而来的还有相柳的坐骑毛球,还有相柳本尊。
剧中的相柳,在歌声响起那一刻,便站在山崖前俯瞰茫茫林海,神情略有微动。
虽出于“职业操守”,相柳把小六抓回军营军棍伺候。或许早在那时,相柳已质疑了小夭的真身。
毕竟能把多疑谨慎的朏朏勾出来的少女般忧伤的歌声,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也要承认,这歌声确应也拨动了相柳的心弦。
只是相柳动情而不自知,等知道时已不能随意见小夭。
这才会有相柳化身防风邶后,初遇小夭时的那一句“我若是对姑娘一见钟情了,该如何是好?”
这一问,是自嘲也是间接表白。
彼此的内心在双向奔赴
相柳与小夭相识后,不仅收了她的做毒药的技能,也收了她的血液做疗伤药。
横看竖看,小夭都是被欺压的对象。然而小夭却从未真正怕相柳,还和他玩得很开心。
趁相柳疗伤,小夭在他脸上乱画,用狌狌镜记录;河边谈心,小夭调侃他的九个头是怎么长的,会不会打架……
相柳出生就没父母,从小就在为生存挣扎,从没有过嬉戏玩闹。
成年后,恶名在外,也从没有人敢和他开玩笑。
小夭是第一个敢戏弄他,却又对他没有丝毫恶意的人。
小夭之所以跟相柳相处很愉快,是因为她知道相柳能懂她。
小夭下玉山后就开始了流浪,为了躲避危险,她阴差阳错的启动体内的驻颜花。
她时时刻刻都在变脸,最后忘记了原来的样子,成了无脸的小妖怪,躲进深山二十多年。
在深山中,她遇到了九尾狐,不仅陪她玩,还教会她固定容貌。
小夭本以为她遇到了好人,却没想到遇到的是母亲的仇人,她被九尾狐关进笼子三十年。
这些痛心经历,小夭深藏在内心,即使回归亲人身边,她也只出于对亲人有个“交待”而只讲一遍。
而面对相柳,她则可以调皮的说,
“你需要我再深入讲述一下我的悲惨过去吗?我可以考虑适当地夸大修饰,保证让你听了发现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她愿意把自己的不堪与相柳分享,其实她心里给相柳留了很大一片位置。
这份心相柳是懂的,因为他们是同类人。
在他带小六看海上升明月那晚,小六说,
“再稀罕的景色看多了也腻,除非有人陪我一块儿看才有意思。景永远是死的,只有人才会赋予景意义。”
这话他也记下了。在小夭回归王姬后,他不能以“相柳”这个立场敌对的身份出现,他便穿上了“防风邶”这个马甲,
以吃喝玩乐的形式陪小夭走他曾经走过的路、看曾经看过的景。
因为有人相伴,一切都变得不同,这就是恋爱的感觉吧!
所以,夭柳之间尽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爱得极克制,但他俩的内心却在双向奔赴。
以命相救却隐藏深情
小夭在梅林遇害前,最后一次见相柳是在歌舞坊里。
穿着“防风邶”马甲的相柳,品尝着着小夭做的“锦鲤戏莲图”的毒。
看相柳吃得开心,小夭请相柳继续教她箭术。
相柳说要离开一段日子,等他回来。
小夭长长叹了口气说:“如果你一直都是防风邶,该多好!”
可见他们彼此都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但因为身份与立场,他们又不得不有所克制,有所忍耐与舍弃。
相柳绝对没想到,他离开后小夭会被害,如果不是两人体内的情蛊,小夭怕是真的离他而去了。
那一刻,相柳是真的害怕了吧!
把小夭带回深海,在白海贝里为她疗伤,是相柳带小夭回家了。
原著中从小夭的意识视角,可看出疗伤的过程很暧昧:
小夭突然能感觉到一点东西,好似有温暖从外面流入她的身体,一点点驱除着冰凉。她贪婪地吸收着那些温暖。
每隔二三十天,相柳会给她疗伤一次,疗伤时,他们应该很亲密,因为小夭觉得他紧紧地拥抱着自己,全身上下都能感受到他。可平日里,相柳并不会抱她,最多摸摸她的额头脸颊。
小夭的感觉越来越清晰,当相柳拥抱着她时,她甚至能感受到他的体温,也开始清楚地意识到流入她身体的温暖是什么,那应该是相柳的血液。
相柳把自己的本命精血喂给她,但大概他全身都是毒,血液也是剧毒,所以他又必须再帮她把他血液中蕴含的毒吸出来。
看原著的时候,很想问问作者为什么不把疗伤的姿势白描出来,让读者从文字里猜,真的好挠心呐!
直到故事的最后,相柳再次救与玱玹同归于尽的小夭,作者大大才把疗伤的姿势写出来:
相柳搂着小夭,盘腿坐在白色的海贝上,咬破舌尖,将心头精血喂给小夭。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同眠共枕”与“洞房花烛”吗?
只可惜,相柳把相救做成了交易,想着能让小夭心安理得的去接受,这难得不是一种情深吗?
原著里小夭曾问相柳,如果她早出生,在洪江之前遇到相柳,相柳会不会就能只做防风邶?
相柳没有回答,因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如果”。
相柳对小夭一步步的试探,其实也是小夭在一步步的引导。
比如,小夭说,没有长久的相依,短暂的相伴也是好的。
比如,小夭说,景永远是死的,只有人才会赋予景意义。
或许,我们真的不用为夭柳的be意难平,毕竟他们都付出了真心,为这段情绚烂过!
———————————————
我是洛雪的漫时光,你读过的书,看过的剧,会让我们相遇,同享些许漫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