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fk/mip_9116602.html
16陶
这个字在早期的文字中有很多样式,一个小人躬着身,在一个器皿里搅拌着什么,这个字可是个了不起的事物,它是陶器的“陶”字。
当然,在它刚出现那会儿,还没有左边的那把耳刀。陶器是人类第一件造物,人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料,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西,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
回到这个字,那个人在搅拌什么呢?很显然,他在搅拌和了水的黏土,上古的先民发现了黏土的妙用,用水把黏土搅拌,可以捏造出任意的形状,而火焰可以赐予它超强的硬度。根据考古发现,中国人和泥烧造的历史至少也有年了,陶瓷之国不是说说而已。
通过出土的文物可以确知,在年前,古人的制陶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不但器形端正,而且非常的精美玄妙;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腹耳罐更是舍弃实物构图,转而追求抽象化的花纹,有了艺术上的表达,完全不输现代人。
在历史上,有了可以储存水的陶器,人类终于可以居住在距离河流或者低洼稍远一点的地方了,这也促成了村落的出现,铺垫好了农耕定居文明的开端。根据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情况来看,陶窑经常在村子外围,可能当时的人们是出于防火防烟的考虑吧。
中国制陶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蔚为大观,但现代人想要还原古人的工艺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
这次,西北大学的师生们想要还原的是常见于新石器时代的横穴窑,这种窑的特点是在圆形窑室的前面有较深的穹形筒状火膛,窑室和火膛基本位于同一水平上,燃烧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简单的窑室对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都有了更好地控制,提高了燃烧利用率,产量和质量也有了飞跃。
中国的烧陶匠人对于火候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但精进于技术,还将其上升为信仰。自古以来,烧陶的匠人敬畏自然之火的造化,在点火之前都会祭拜,祈求成品率的提高。
哪怕到了现在的电气化控制,也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成品,这种概率被匠人们归结为神秘主义的恩赐。
烧了一窑的陶器,总有那么一些是失败的作品,怎么办呢?认真的中国匠人会当场摔碎,不让它流入市场,从此我们也就有了“淘汰”这个词汇。
所以,每一件陶器可以说都是火焰之中走出的成功者与幸运儿呢。
17甑
当一个字以这样的形态出现时,大多数人都会陷入绝望,你确定它是一个字吗?它确实是一个字,一个大约要涂抹22笔才能书写出来的文字。
事实上,自古以来,汉字就一直在简化,尤其是针对这样的文字,古人也与我们一样,实在看不下去了,它最终演化成了这样,“甑”。
甑曾经是一个传说,古文献记载它是一个烹饪用的器皿,发明专利属于轩辕皇帝,一直到楚汉年间还都非常普及,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
“破釜沉舟”的典故里,楚霸王项羽为了表明决心,在过河之后凿沉了船,摔碎了锅,《史记》上的原话是“破釜甑”,至于为何后来成语中只留下了“破釜”二字,可能还是那个原因,太难写了。
汉字的世界虽然保留了“甑”这个字,但它的实物却已经失传了,直到在商王妻子妇好的墓中,人们终于找到了一口青铜甑。
对于一个富有的女人来说,前往死后的世界也要有最心爱的厨房用具陪伴,是合情合理的,甑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它的外形是个铜盆,有一对把手可供提拿,底内中央有一个中空透底的圆柱,柱头做成立体的花瓣,4片花瓣中还包裹了一个凸起的花蕾,花蕾表面4个柳叶形的气孔,内壁上还有“好”字的铭文,这是妇好的名字,这是一口奢华限量定制蚀刻版铜锅。
甑的外形有点眼熟吧,云南的朋友笑了,这不就是汽锅鸡的汽锅吗。
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找到这样的小店,成堆的汽锅码放在外面。制作一道美味的汽锅鸡非常简单,鸡块放进锅里,秘制调料一并放入,锅置于蒸汽之上,水蒸汽通过中心的气孔导入、弥漫,一瓢清水没过食材,食材与浓汤就此呈现,可谓百转千回蒸凝,成就一锅醇美。
返回来再看这个字,下面的鬲是一种储水容器,通过将水加热产生蒸汽,上面的铜盘与锅盖清清楚楚,古人还怕说不清楚,在两旁又画了两道升腾的蒸汽,一道穿越年的汽锅鸡由此而来。
如今的甑,功能早已被其他器皿替代,但时不时地,这口活化石般的锅仍然会露出一个小脸儿,小甑糕。
一些散发着古韵的甑形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质朴的气息,曾经王者专用的高级器具,就深深地隐藏在我们寻常的生活里。
18教
这个字非常具有仪式感,当我们分拆它,发现它的左上方是“爻”(yao)字,是一种占卜方法,代表了曾经的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了一根棍棒。
这个场景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哪怕不懂甲骨文也能理解它的意思,它就是“教”。教育是也。
汉文明注重教育,是一种文明特色,从这个字就能看出,上古的先民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沿用后世的教育手段,想要学习知识,得从娃娃抓起。
对不好好念书的,在这之后的多年时间里,古代的教育工作者再没有放下手中的木棍。
在传统昆曲《春香闹学》中,可以窥见古代教学中棍棒的作用和意义,老爷告诉先生,小姐打不得,小姐不好好学,可以打丫鬟。当然了,话是这么说,又有哪个丫鬟会甘心挨揍呢,把先生气得要七窍生烟,原地爆炸是可以有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场景在历代的《孔子圣迹图》上都被美化得仙风道骨,而实际情况中的鸡飞狗跳可能要到历代《闹学图》中去寻找了,先生手中的那个棍棒更是这些画作的核心,它犹如隐喻般让看画的人浮想联翩。
孟子曰,“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看来圣人都认为不接受教育,人几乎等同于动物。那如何让这些“小动物”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化呢?那还不简单,读书还是戒尺,自己二选一呗。
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体罚是教育的日常,这一理念直至现代才逐渐得到扭转。然而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恭敬无比地形容教师是手执教鞭之人,当然,这已经仅仅是个礼貌的比喻了。
如今的世界已然日新月异,教育的思想也是层出不穷,都在不停地探讨教育的真谛。
在线教育颠覆了曾经面对面的古老教育方式,而通过网络让身处疫情中的师生仍然能够安全地教与学,这不得不说是科技改变生活。
那么在线教育有没有缺点呢,有的。
没有监督,该如何让屏幕对面的那个孩子心甘情愿地学习知识呢?往往那块屏幕的旁边,仍然有一位家长在虎视眈眈吧。
19贝
这个符号代表的事物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圆润的、放射着消费主义光芒的它是“贝”。商周时期,它就是人们交易所用的货币,那个时候被称为“货贝”。交易与消费好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买买买也不是现代人才具有的特质。
在甲骨文中,凡是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看看由它组成的字吧。一只手拿着一个贝“得”,捡到路上他人遗失的海贝,大有所得呀;一个网网住了一只海贝“买”,这下可以买买买啦,嗯,真开心;手拿棍子敲海贝“败”,钱都碎了,败家哟;柜子里锁着一只海贝“贮”,这东西老贵了,可得藏好了。
中国的货币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原内陆文明的商周,使用沿海诸邦国进献的海贝作为货币是合情合理的,此物精美难得,又小巧易携带,在文明的早期真是太适合作为交易等价物了。
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把贝收藏起来,还铸造出了贮贝器这种设备,它们往往极尽精美,尤其是贮贝器的盖子,更是美轮美奂,彰显着财富的光芒。
商周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海贝可能供应不足,于是大家铸造出了铜贝,反正,钱必须得长得像贝,贝壳与钱已经变得一体两面,难分彼此。
直至战国时期,楚国还出现了一种形状酷像海贝的货币,俗称鬼脸钱,它由青铜铸造,在这抽象的海贝上,楚国人还创造性地加上了面目表情,把他们对财富的热情由衷地拟人化了,简直是历史的创举。
自从秦始皇铸币废贝之后,汉文明走上了货币发展的快车道。财富在不同的时代被兑换成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它一会儿是铜刀,一会儿是银锭,一会儿是金条,一会儿是丝绸,总之,大家对支付充满了乐观主义的饱满热情。
宋代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又在元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法定货币“钞”。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年后的今天,有形的货币逐渐被取代,电子支付成了我们的软实力象征。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2.39%,即使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超过了七成。
公元年底,新一代中国法定电子货币诞生了,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数千年来,手递手的财富迁移模式被改变,扫一扫、点一点、碰一碰,金钱就以电信号的方式完成了易手。而这一划时代壮举的试点城市正是南海之滨的深圳,这里可是海贝原产地哦,历史的呼应,真是玄妙。
20丝
中国在古代被西方人称为“丝国”,能为国代言的“丝”字,其背后的故事自然也丝丝缕缕、丝丝入扣,“丝”的甲骨文令人费解地出现了六个圆圈,它们被串成两串。
“丝”自古至今被用来形容极细的线,那么这些圆圈代表什么呢?还原古人制作丝绸的工艺,或许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符号。
最新的考古发现,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就有了养蚕制丝的痕迹。古人把蚕茧放到热水里,蛹被烫死,茧则变软,丝的末端就此显露,便于人们抽丝剥茧。一根完整的丝将近1公里长,人们将它缠绕在棍子上备用,文字就此定格了这一瞬间。
在古代的上流社会,丝绸当然是一种华美的服饰材料,甚至丝绸可以说是一种公认的全球化货币。
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三者当中,丝绸甚至是最值得信赖的。古代史料中,很多官员的俸禄都是由丝绸组成的,而在中亚甚至是地中海地区的考古发现里,也出现了很多用丝绸来支付罚金的记录。
在造纸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丝绸也被用来记录史料,古人称之为帛书。
在离敦煌不远的古代驿站“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众多文献,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河西走廊咽喉之地的日常商业活动。
进出中国的商客必须向此处的官员交代他们携带的货物以及行走的路线,这些信息都被仔细地记录下来。在木简中,丝绸制品被反复提及,几乎是中外商队的主要货物。
可以说,只有1毫米百分之几粗细的蚕丝,沿着丝绸之路勾连起了西方和东方,支起了几千年前贸易全球化的大网。无论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汉朝的西进,波斯罗马的崛起,蒙古旋风的扫荡,王朝霸者此起彼伏中,你总能在漫长的时间线上发现丝绸的身影。
丝绸曾像今天的国际名牌一样,走红罗马的上流社会,贵族男女争相穿着丝绸以示高贵。中国丝绸的价格被炒到12两黄金才能买1磅丝绸的天价,绝对是有钱人才追求得起的高档奢侈品。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抱怨说,由于购买丝绸,罗马每年至少有相当于今天万美元的黄金流失,巨大的贸易逆差让人们担忧丝绸会把罗马经济搞垮。
公元年,蚕茧终于被走私到君士坦丁堡,这使得仿制生意在欧洲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8世纪,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甚至人手一本《中国图谱》,这情景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山寨”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悠远绵长,只能说,都是缘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