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正书
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
从TWS耳机充电仓、智能手机充电器,到电动车充电桩,这些跟普通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日常充电场景都离不开高效且安全的充电和电源管理系统和方案。在TWS耳机、手机和新能源车的整机设计和销售方面,国产OEM厂商都已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而这些终端产品里面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国产供应商们也十分活跃,他们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客户服务方面表现如何呢?笔者挑选了电源管理和功率半导体细分领域的5家上市公司,通过解读他们的年财报来展现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和半导体厂商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受疫情影响,年全球电子整机生产进一步向国内转移,为电源管理和功率器件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市场机会,其中工控、汽车等下游应用市场对国产功率器件有着迫切的需求。在电源管理芯片应用领域,新的热点不断涌现,例如TWS耳机市场爆发,带动低功耗、高效率、小体积电源管理产品成为市场热点;USB-PD快充协议的普及驱动了新型AC-DC、协议IC等产品需求的增长;安防监控带来对高纹波抑制比、低噪声的电源管理产品和驱动电路等产品需求的增长。
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主要供应商为欧美厂商,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比不足20%。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涵盖的重点领域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撑。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系统方案可为这些新兴产业提供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的电控和电源设备,成为发展这些产业的关键和基础,从而促进中国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与国际上功率半导体相关细分行业已处于成熟阶段不同,国内目前处于成长阶段,用户基数及需求巨大,该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内功率器件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产品维度来看,目前国内相关功率器件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领域。在以新型功率器件如IGBT等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领域,国外企业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国内市场所需的大部分产品还依赖进口。
然而,随着国内功率器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实现高档产品国产化将为国内功率器件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采用IDM模式的士兰微和华润微在BCD制造工艺和中高压功率器件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氮化镓和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产线也陆续投产。在TWS耳机充电仓和手机快充充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国产低功耗AC-DC和DC-DC电源管理芯片逐渐占据主流。
士兰微:IDM模式渐显优势
杭州士兰微从芯片设计业务开始,逐步搭建起特色工艺的芯片制造平台,并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和高端LED彩屏像素管和光电器件的封装领域,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IDM(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国内IC设计公司鲜有尝试走IDM模式的,士兰微的大胆尝试在年还遭受质疑(财报也不太给力),但从年财报可以看出IDM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笔者认为,全球半导体产能的短缺问题不会很快解决,而士兰微的IDM模式将更加呈现出中长期战略的正确,商业价值也会最大化显现。
年,士兰微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2.8亿元,较年同期增长37.61%;营业利润为-3,万元,比年减少亏损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万元,比年增加.16%。
表一:士兰微过去3年主要营收/利润数据。(来源:士兰微年财报)
士兰微目前的产品线主要分为:电源与功率驱动、基于MCU的功率控制、数字音频、专用电路、MEMS传感器、分立器件、功率模块、光电产品线等。年营收若按产品划分,集成电路产品的营收为14.2亿元,分离器件产品的营收为22亿元。在分立器件产品中,MOSFET、IGBT、IGBT大功率模块(PIM)、肖特基管、稳压管、TVS管、快恢复管等产品的增长较快,其中IGBT产品(包括器件和PIM模块)营业收入突破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以上。
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