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作者:肖元元,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上海市长宁区海贝幼儿园教师。曾获市级情报综述征文三等奖、区级调查研究征文一等奖。
幼儿园阶段宣传语
01
学会倾听,走进儿童世界
02
强身健体,培养运动习惯
03
亲子共读,共绘美好生活
04
言传身教,教子亦教己
05
寓教于乐,成就幸福童年
06
鼓励探究,激发创造潜能
07
扬长教育,开启自信人生
08
科学养育,严慈亦有度
09
立德树人,家园社协同
10
重视游戏,保障儿童权利
08科学养育,严慈亦有度科学养育,关键在于育儿理念、育儿态度、育儿方式、育儿行为等一系列养育相关是否科学、适宜。严慈有度是家长需要重视并掌握的。3-6岁正是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若父母充满智慧地把握严慈有度之道,则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培养出健康、乐观、坚强、勇敢的孩子。
1严立规矩慈表关爱“严”和“慈”在我国历史上分别是对父与母的尊称。对自己的父亲可称为“家严”“严父”,或简称为“严”;对自己的母亲可称为“家慈”“慈母”,或简称为“慈”。顾名思义,“严”意指父亲的严厉、严格、威严的家庭角色,“慈”则意指母亲的仁慈、慈祥、慈爱的家庭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认知也深受“严父慈母”观念的影响。
然而,严父慈母并非铁律,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责任同等重要,家长不应生搬硬套,而要结合养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灵活发挥严与慈两者的不同作用。
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品质层面的成长,严与慈有着不同的价值与意义。父母之严,要求适切的管束、限制、立规矩;父母之慈,需要恰当的理解、尊重与爱。家庭养育中无“严”,则孩子不懂规则,不成方圆;无“慈”,令孩子冷酷懦弱,不成人性。科学的养育,需要严慈相济亦有度。严,立规树矩之根本;慈,呵护情感与幼小心灵之良方。
2严非粗暴慈非溺爱严慈有度的养育方式,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度,即为分寸。在养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掌握严慈有度的内涵与分寸。严格并非是粗暴,慈爱也并非是溺爱。父母必须有足够的智慧,才好把握两者中的界限,方能真正做到严慈有度,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若严过于厉、苛求指责,甚至动辄打骂、体罚,会让孩子形成畏惧、神经质、闭锁等心理特征,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会形成对抗、攻击性等行为倾向。
若过于溺爱,无边界地满足任何需求,日常生活过分替代,不承担家庭生活中的任何责任,忽略必要的管制,甚至犯错误也表示“孩子还小,没关系”,无原则性地支持、袒护,孩子可能会变得无法无天,无视家长的权威,不接受家长的教导,不遵守规则,如此这般,孩子容易变得难以管束。
这两种局面都不是家长希望看到的。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优良品质等方面的养成,原则性问题必须树立严格管教的态度与要求,同时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与契机给予关爱、耐心引导。
3严慈有度助力成长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在养育中做到严慈有度,助力孩子成长呢?
1??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而非私有财产。孩子是能动的,是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是被塑造的被动体。在养育过程中,要将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进行培养。
2??可以制定家规。明确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同时,重视高质量陪伴,多沟通互动,用共情的态度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家长要善于及时表扬和鼓励,并且具体、实事求是。生活中还要学会批评和惩罚。批评要讲清孩子错在哪里、后果为何?惩罚不是打骂,而是剥夺某些权利和行为补过等。
3??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不要吝啬对孩子表达您的爱、鼓励和支持。
严慈有度,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教促进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法律法规,也明确要求家长在教育中,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这也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需要家长高度重视。??本文为长宁区教育系统(-年)“幼儿社会情绪学习创新研究团队”建设阶段性成果。
END(图片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