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国宝麒麟尊闻名世界没想到他最初是这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麒麟尊又名铜牺尊、神兽尊,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大型青铜酒器。年7月出土于广西贺州市沙田镇龙中村红珠山一座岩洞墓中出土,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现藏在北京博物馆。

年,麒麟尊在国家博物馆展览。

最近我们贺州园博园的

形象大使麒大宝

就是根据麒麟尊设计制作的!

麒大宝玩偶

你没看错!

灰哥就是拥有麒大宝的男人!

言·归·正·传

关于麒麟尊的出土,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众多神秘的版本

-

有的传说猎户晚上拿着猎枪去打狐狸,追赶狐狸时发现了洞穴;

村民手中根本没有猎枪

有的传说发现者多次做梦,梦见白狐;

有的传说当天狐狸惊现,群众追赶狐狸发现洞穴……

《贺州发现》摄制组到平桂区沙田镇龙中村取景拍摄《文明曙光》素材。采访到了当年发现文物的陈盘有、陈庆忠、陈南先、陈裕锋、陈石友等人,还原当年发现麒麟尊等文物的全部真实过程!

9

月11日

沙田镇龙中村

年春,原贺县沙田镇龙中村村民陈海贵在村子东面一座叫红珠山的山腰上开荒种地。

红珠山

6月花生成熟,他发现地里的花生多次被野生动物糟蹋,他和儿子陈盘有根据动物走过的痕迹追踪,在山腰一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处小洞穴。

龙中村红珠山山腰岩洞口。

父子两人根据动物的脚印,怀疑是狐狸在糟蹋花生,于是,两人在洞穴口布置了铁夹子,但狡猾的狐狸一直没踏进陷阱。

网络图片

后来,父子两人找来棍子,撬开洞穴几块石头,发现洞穴里透出一阵阵凉风,两人怀疑里面有一个山洞。

岩洞内部

7月23日,当天是农历六月初二节日,陈海贵的大儿子陈盘松邀请同村的陈裕锋、陈庆忠到红珠山寻找洞穴。陈盘松带着两人来到父亲陈海贵做标记的乱石堆前,三人撬开几块巨大的乱石之后,发现了一个幽深的岩洞。

龙中村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麒麟尊(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陈盘松慢慢爬下洞中,洞里地面很多黄土,路很滑,走了约5米,狐狸没有发现,却在洞内第二层岩石层上发现一个有头有角的怪物,岩石层离地面高约1.5米,岩层很干燥。借着昏暗的手电筒光,怪物闪着幽幽的绿光。

麒麟尊的头部

陈盘松胆怯了,他不知道洞内有多深,慌忙爬出洞外,说:“洞里有货,好像是古董。”陈裕锋和陈庆忠两人听了,也爬了进去,也发现了怪物,两人重新爬出洞外。

麒麟尊的背部龙头

三人回到村里,找来手电筒和铁钎等工具,同时找来陈盘有、陈南先、陈德兴、陈运山、陈庆义、陈刚、陈石友7人一起,组成10人的队伍。大家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撬开了岩洞口上面堆集的大量乱石,同时清理了洞口内堆积的石头。

.当事人陈海贵儿子陈盘有在麒麟尊出土洞口讲述当时发现文物经过

众人进入洞内,用手电筒仔细查看,发现怪物是一件似铜似铁的器皿。

麒麟尊的尾部

陈盘松等人用手小心挖掘,这件东西很快被了挖出来,居然有家里养的一只狗那么大。大家抱起这件沉重的宝贝,兴奋不已。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附耳蹄形足式青铜鼎

随后,众人在怪物旁边陆续挖出了一批青铜器和贝类、陶器。众人把这些文物搬到陈南先家统一保管,准备寻找买家。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盘口斜足式青铜鼎。

龙中村发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文物贩子也蠢蠢欲动,前往龙中村淘宝,这批文物的价钱也节节攀升。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蟠螭纹铜罍

贺县文化局和公安部门也很快接到了群众报告,知道村民发现了文物,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向群众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动员群众上交。

陈盘松等人在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宣传动员下,主动把这批文物全部上交,共33件文物,其中青铜器l8件,陶器一件,瓷器3件,贝币12枚。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兽头鸡冠形铜盉

为了奖励村民,贺县文化局给陈盘松等10人每人颁发了证书和元奖金。

文物工作人员通过

对出土文物的岩洞

进行再次清理调查,

没有再发现其它文物。

龙中村出土的文物

是目前贺州市出土等级最高的青铜器文物,这批文物主要是精美成套的大型靑铜礼器,还有陶瓷器和一些贝币。

输12

青铜器有鼎、尊、

罍(léi)、盉(hé)、

鼓、钺(yuè)、

足形器、圆形器、叉形器和

一对龙头形饰件车马器等,

为战国早期文物。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青铜钺

贺州龙中村文物出土后,

国家青铜鉴定权威人士杜迺松等人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

来到广西为这批出土文物进行鉴定。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龙头形饰件车马器

出土文物以村民最先发现的青铜尊最为珍贵,尊是商周时期以各种动物为造型铸造的祭祀酒器,这件尊通高53.7厘米,长48厘米,腿高13.4厘米,重21.5千克,如此大型的尊实属罕见,比北方出土的尊大十几倍。

如此大型的尊实属罕见,比北方出土的尊大十几倍。更珍贵的是尊的头似麒麟,身上刻满了夔纹,尾部附凤鸟,背部盖上浮雕是蟠龙,青铜尊集中国古人崇拜的三大神兽麒麟、龙、凤于一身,整个尊形态古朴、憨厚祥和,后定名为麒麟尊。

麒大宝的原型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

麒麟尊属于东周时期侯王级的器物,

是目前中国唯一发现

集三大神兽于一身的青铜器皿,

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灵峰广场上的麒麟尊雕像

洞中还出土了鼎、罍、

盉、鼓、钺、足形器、

圆形器、叉形器等珍贵青铜文物。

上下滑动查看缩略信息!

其中鼎3件,鼎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用来煮盛物品祭祀的重器,是政权和权力的象征。鼎分立耳斜足式、盘口斜足式和附耳蹄形足式三式。

罍是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盛酒器和礼器。出土的青铜罍肩两侧各有2枚乳突形耳,肩、腹饰蟠螭纹带3周,通高36.8厘米、口径25.5厘米、底径25.5厘米,重18.75千克。

盉是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来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皿。出土的盉造型美观,广肩,兽头流,扁圆腹,圆底,三兽足。流为短曲状的抬头兽首椭圆形吻,鸡冠形角,三角大耳,三角眼,鼻侧有须,颈部饰鱗纹。通高21厘米、盖径11.5厘米、口径10.2厘米、腹径21.3厘米、腹深13.2厘米、足高7厘米,重3.5千克。

铜鼓是古代百越民族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的工具,《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出土的铜鼓属于石寨山型,通高26.6厘米,鼓面径36厘米,胸径42厘米,底径45厘米,腰径34—42.6厘米,重l4千克。鼓面宽大,胸部突出,纹饰丰富华丽,有太阳纹和四组龙舟竞渡图案、牛等动物图案。

车马器是商周时期马车上的青铜配件,马车是当时等级身份的象征,而龙头形饰件车马器尤显得尊贵。龙中村出土的车马器龙头形饰件1对,两件形制相同,圆颈,头似小龙。

钺盛行于商周,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表现威仪与权力之用,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出土的钺1件,长9.1厘米,刃宽6.9厘米,凤字形,扇面,长方形銎,弧刃。刃的两端起角,正面平,背面拱。

出土的箕形器l件,器壁均透镂成网格云纹,形如精美的花窗,花窗周边饰云带状纹。

同时出土的还有环形器1件、足形器4件、兽头形饰件l对、叉形器3件。

出土的陶瓷器有陶罍1件、原始青瓷擂钵2件,击之有铿锵声,火候较高,擂钵内外满施一层极薄的石灰釉,是目前贺州市发现最早的施釉瓷器。

贝币共12枚,均为海贝的椭圆齿贝类型,壳质坚硬,色泽美丽,全部皆为背磨式穿孔。海贝是商周时期的原始货币,是钱币的始祖,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是财富的象征。龙中村岩洞出土的贝币说明,沙田河流域在东周时已经与海边有商品流通交往。

龙中村岩洞出土的贝币。

年,龙中村出土文物在国家《考古》杂志第四期刊登后,引起了我国考古界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fl/5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