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5年圈铁的老人家,终于做了一款纯动圈

#边听边看

早在两年前,随口问了一下老人家本人,做了这么多年圈铁,没有想过做一个纯动圈玩玩吗?老人家神秘一笑,嘿嘿,明年应该就会上了。果然,一年之后上了铜鸟的Demo,声音尚未定调,但已经确定了半开放式动圈的形态。又果然,明年复明年的今年,终于看到了铜黄鹂上市的消息,HiFi圈的产品现在不鸽个1年起步压根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HiFi的开箱部分很简单,打开盒子就直接看到耳机本体,线材默认标配的是4.4mm的高纯度无氧铜镀银平衡线,如果想要2.5mm平衡或者3.5mm单端的线材需要额外花费元购买,也可以理解为铜黄鹂就是一款主要针对耳机发烧友市场而开发的产品。铜黄鹂的面板是两块做旧黄铜,在logo周边开了一圈小孔,用于动圈单元的后腔泄气,官方宣传铜黄鹂是半开放式动圈,所以这个黄铜面板内部是有滤网的,并非直通状态;耳机本体也是相应的焦糖色,整体看上去是比较复古的感觉,看上去就给人一种“这应该会是很温暖的声音”的感觉。祖传的佩戴,浅入耳,但是腔体不大,比较舒适。接下来说说铜黄鹂的声音部分,由于标配的是4.4mm的平衡插头,所以就不测试手机自带的小尾巴直推了,分别是用乐图S1,海贝NR6,KannAlpha,山灵M8以及墨菊这几个有4.4接口的产品进行测试。作为半开放式动圈的铜黄鹂,这种很特别的低频让我想起了天龙之前很火的MM,那种有力、宽松、残响细节丰富,但是收起来也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听一些快节奏的歌曲时不会连成一片,这种低频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低频,还是没脱离老人家的传统调音风格,不管别的咋样,人声韵味一定会做足,铜黄鹂的人声属于中等靠前,人声厚度较足,听女声会有柔化的感觉,不算其他黄鹂那样,会强调女声的甜润感。相反男声的醇厚感比较强,很适合听一些港台的老歌,铜黄鹂的低频配合人声的韵味会把你拉回那个用磁带机听音乐的时代,满满的复古情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用《一生所爱》这首歌作为铜黄鹂的测评文章配乐。形容完低频和人声,如果按常规的套路来说,铜黄鹂应该就是一个偏中下盘,模拟味儿十足的复古声动圈塞了吧?但别忘了,铜黄鹂可是一个半放式的动圈,大概也是得益于这个半开放的后腔,它的高频优秀得像一颗独立的高频动圈单元发出的声音,足够明亮,定位也十分精准,丝毫没有受量感偏多的低频干扰,在单动圈上,我认为这算是很奇妙的听感。得益于半开放式的后腔,它的声场很大并且有一定的边界感,所以我本着这货就是一个“素质不错的流行塞”的心态去听交响时,是比较出乎意料的,低频的下潜和响应速度让一些需要极低频烘托气势的时候临场感变得很强,高频部分管弦乐的表现泛音自然、舒展,乐器与乐器间的分离度很高,铜黄鹂展现出的瞬态、动态以及规模感真是非常令人惊喜的。前文提到过,铜黄鹂的驱动门槛对于发烧友来说其实不算高,一个带有4.4接口的乐图S1已经足够,搭配更好的播放器的提升主要是体现在乐器间的分离度会更好,低频下潜会更深一些,高频在保持亮度的情况下,更加精准、丝滑。关于搭配建议我觉得算比较百搭,对前端不算挑剔。不过这样的半开放式动圈耳塞,难免也会有比较尴尬的地方,就是它的隔音确实没法像那些封闭式耳机一样好,不过还好不会像开放式大耳机一样,外面的人听到的和你是一样大的声音,一是铜鸟的前腔其实是封闭的,二是9.8mm的动圈单元所发出的声压也没那么大,我戴上开正常音量听,旁边的人离超过10cm的样子就听不到声音了,当然还是不建议在你媳妇儿睡觉这种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否则可能有机毁人亡的风险。总的来说,作为16年就成为黑黄鹂定制用户的我,老人家第一次出纯动圈耳塞,在听到最终版之前我还是挺期待的,也看了一些朋友的评价,心里大概有个不算太高的预期,不过在实际听到之后,可以说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感觉比当年第一次听到黑黄鹂时更加惊喜。另外,今天看到老人家发布了DPS—L2数字播放器,售价元,限量台,高度还原了TPS-L2Walkman,情怀玩家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beia.com/hbfb/7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