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苞纤蕊早瘦梅先发,未报春消息,小寒二十四节气
小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按节气来讲正是在小寒时节。在冬季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宜长养阳气的时候。小寒期间最容易感到阴邪气盛,天气总是暮霭沉沉,而此时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侯鹊始巢。禽鸟是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此时的喜鹊已得来年大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的雉鸟也被称为。它们接近四九时会感到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传统习俗喝腊八粥
小寒节气正值农历腊月(十二月),腊月初八又被称为“腊八”。腊八多在小寒和大寒之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要过大年了。我国不少地方流行腊八喝“腊八粥”的风俗,其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见众生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便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苦行,释迦牟尼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充饥。成佛时,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便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这个风俗后来也传到中国民间,并一直延续至今。
探梅、访梅
小寒节气访梅、探梅是一件雅事。此时梅花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戏冰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有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民间食俗吃南京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片,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鲜香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饭菜”,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涮羊肉
小寒时节各地有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等食俗。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吃羊肉、狗肉这类暖性食物是再好不过了。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
吃黄牙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日
数九寒冬
至此盛!
以上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此文
扫码